上海交通大學的圖書館里,手捧書籍專注閱讀的學子隨處可見。圖書館外,借助線上閱讀、真人藏書、立體閱讀等新穎形式,傳統的閱讀融入了時代元素,在校園空間跳躍了起來,經典閱讀成了悅讀。
觸手可及的傳統閱讀
當前,你總共借閱了684本書,其中人文藝術類占75%,你屬于藝術型人才。上海交通大學借閱達人、媒體與設計學院大四學生吳越,在朋友圈里曬出這條消息。這是該校圖書館電子系統根據每個同學的借閱記錄給同學們制作的紀念冊上的話。
圖書館電子系統不僅記錄下了一個人的閱讀軌跡,更展現了該校校園書香生態系統的多維閱讀空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師生閱讀習慣。
除了常規的圖書館,校園里的曦潮書店也是學生閱讀的好去處。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還需要一個有溫度的空間,大學的實體書店就是這樣的存在。曦潮書店的創始人趙憶嘉說。
目前,除了傳統閱讀,學校還重點扶持研發互動閱讀APP軟件。西南風、益友、曦潮等校園新媒體平臺已經推出輕閱讀南洋薦書陪你讀書等品牌欄目,經典閱讀觸手可及。
鮮活的真人藏書
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孫遜、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原會長熊光楷、上海交大黨委書記姜斯憲,這不僅是一個個人名,更展現了上海交大圖書館的真人藏書。
實際上,真人藏書就是一場場講座。但是,交大密西根學院大二學生蔣嶸,已經被這種以人為書的形式深深吸引。利用這個機會,他可以聆聽主講嘉賓對經典的理解,更可以與嘉賓互動交流經典閱讀的感悟。
上海交大圖書館館長陳進認為:以人為書、分享智慧,這種方式可謂是交大書香生態系統中打破傳統的一筆,我們通過邀請校內外各有建樹的特色人物作為每期的暢銷書,讓學子與書本面對面交流,這樣更能激發起他們閱讀的興趣。目前真人藏書活動已經開展了49期,館藏74本。
構建閱讀新模式
身著藕荷色裙衫,頭頂圓發髻,手持小竹籃,來自交大媒體與設計學院的張錫璐正在表演《紅樓夢》中的經典片段《黛玉葬花》,來自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錢圭則為她古琴伴奏。
凄婉哀怨的詩詞,配以空靈清冷的古曲,將黛玉孤苦迷惘的內心世界演繹得淋漓盡致,觀眾仿佛置身于紅樓經典之中。我通過模仿黛玉的衣著形象和神態動作,對這部作品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走下舞臺的張錫璐興奮地說。
閱讀不僅僅是書與人的單向傳導,更是身臨其境的多層次滋養。上海交通大學打破經典傳授的呆板和程式化,讓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融入經典,使校園書香生態系統立體起來。
在紀念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系列校園活動中,不僅有傳統的紅樓夢主題書展、紅樓夢影視劇作品展播,更囊括了紅謎競猜、古琴欣賞、書法體驗、茶藝展示等互動環節,將紅樓文化以可看、可聽、可聞、可觸、可品的形式,全方位融入校園生活。
人文學院副院長丁曉萍表示,我們所倡導的書香生態系統是通過營造多彩的閱讀環境,將閱讀與傳統文化相融合,使經典閱讀不是負擔,而是愉快的精神之旅。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