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在我參加記者團招新面試的時候,正在面試我,即將成為我師父、師叔的2012級學長學姐突然對我說:你可以向我們提一個問題。我腦子里一片混沌,脫口而出:采訪有什么技巧呢?
我沒想到從那以后,竟然和采訪結下了這么深厚的緣分。
我的第一次采訪1983級校友返校,抓訪,沒有具體受訪者,也沒有固定的時間、地點去采訪。我們在一片老同學重聚擁抱合影的間隙,僅憑自己的直覺,去挑選受訪者,然后跟著他跑老跑去,拿著小筆記本見縫插針地問幾句。這一次的經歷可以用慘敗來形容,寫出來的稿子可讀性太弱,也讓我第一次明白,所謂的采訪不是拿著你羅列好的提綱,從第一個問到最后一個,而是要去挖掘他的獨特性、他的閃光點。
天堂電影院里面有這么一句臺詞: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如果我不出去采訪,我也會以為這就是西財。后來我陸陸續續采訪過學霸、優秀干部、社團達人、老師、食堂的工作人員、樓媽、西財網紅非官方,從不同的角度去聽西財的故事,眼中的西財生活,也變得立體起來。
印象最深的就是采訪起點話劇社前任社長許涵,他跟我們聊自己如何跟話劇結下的緣分,訓練演技的方法,還用特別夸張的方式再現了兔斯基的表情,而我們見面才不超過半小時。這就是采訪的有趣之處,能夠與一個陌生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信任的關系,他幾乎對你知無不言。寫稿子途中覺得信息量不夠,為了能夠更貼近真實的許涵,在他排練2014年校史劇的間隙,我和我的師姐又去補采了他。2015年的校史劇上映,被他演了四年的角色蘇青,因為許涵的畢業離校,最終換了演員,可記者團的朋友圈提起最多的還是許涵這個名字。校園里的時光太匆匆,花開了又謝,學生來了又走,想要留下點什么,大概是做記者最有力也最無力的心愿了。
花了兩年時間,我終于明白了采訪的技巧努力去抵達受訪者的內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