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在北京發布的《社會藍皮書》指出,2015年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其中城鎮新增就業在波動中逐步趨穩,失業狀況仍保持在較低水平。此外,創新創業在帶動就業的同時,對經濟增長也具有顯著倍增效應。
12月2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社會藍皮書:201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2015年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
藍皮書指出,2015年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其中城鎮新增就業在波動中逐步趨穩。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出現多年來的首次同比減少,且最高減少 28萬人,但之后減幅逐步收窄,二季度基本企穩,三季度持續回暖,同比增加3萬人,累計減幅收窄至16萬人。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累計1066萬人,提前完成全年1000萬人的目標任務。
同時,失業狀況仍保持在較低水平,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環比上升0.01個百分點。9月份,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為5.2%,雖環比略有上升,但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
——創新創業促進就業,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倍增效應
藍皮書指出,2015年就業的突出亮點,是在國家大力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創業帶就業出現了新的局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就業促進效應。就業理論的新進展,以及由此帶來的系列政策措施的創新和改革的落實,為提供新的就業增長動力、維持經濟轉型期就業局勢的基本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藍皮書稱,調查顯示,創新創業在帶動就業的同時,對經濟增長也具有顯著倍增效應。72.16%的創業項目的資產總額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43.90%的企業資產總額在2012年底比創業初期翻了一番,主要集中在批零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15.63%的企業資產增長了50%以上一倍以下;12.63%的企業資產增長了50%以下。
但藍皮書同時指出,在當前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綜合效應逐步凸顯的同時,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就業目標在創業工作中的地位仍不明確;二是九龍治水、政出多門現象仍然存在,工作協調和資源整合機制尚欠缺;三是政策支持體系尚不完善,政策落實有待進一步加強;四是創業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難以滿足不同創業群體在不同領域創業的多元化需求;五是青年勞動者的創業觀念和創業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