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成果如何走出“象牙塔”?杭州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昨天,第七屆高職論壇暨杭州市產學對接體制機制突破和實踐創新研討會在杭州科職院舉行。來自相關政府部門、企業、市屬高校等單位的300多名代表參加。會上還宣布了“第一批杭州市產學合作組織名單”和“第二批杭州市大學實習實訓基地名單”并授牌。
杭州市推進高校產學對接工作,目的是通過產學對接,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新動力。同時,為當前大力實施的創新創業注入新活力,為打造創新活力之城提供新載體,為地方高校轉型發展提出新理念,為杭州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供新方向。
產學對接的具體做法也各有特色:16家大型市屬國企與市屬高校建立結對關系;企業進校,企業出資出設備出人才與學校共建“校中廠”等校內實訓基地,開展人才訂單培養,“百名技能大師進校服務”活動等;企業引校入企,企校共建企業研發機構,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等。
市屬高校在產學對接中也可圈可點。有的推出重點學院進行探索突破,開展二級學院層面綜合改革,以點帶面推進高校應用型建設;有的開展“百名優秀中青年教師進企服務”活動,校企共建“廠中校”等校外實訓基地,送教上門開展企業職工培訓;有的引企入校,企業專家進校擔任專業建設委員會委員,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企業技能大師到學校設立名師工作室,校企共建示范性職工培訓中心、非遺傳承基地等。
例如,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利用校內創業園單體建筑的有利條件,通過吸引一批與學校專業相匹配的企業入駐,開展“面對面”校企合作,建設“校中廠”,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共建課程、合作開展科研,讓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教師下企業鍛煉有了“天然”優勢。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