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中山大學的院系大調整、“三校區五校園”發展規劃成為師生和輿論的關注焦點。15日,中山大學通過學校團委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一篇1萬多字的長文,首次全面回應了各界的疑問。回應長文表示,當前中山大學正處在事業發展的關鍵期,能否進入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對于學校未來發展而言“性命攸關”。知之愈明,行之愈篤,中大作為一個“學術共同體”的理念沒有改變,“善待學生”的理念一直傳承,莘莘學子對學校的愛與關注愈切愈深。
焦點1 為何頻繁調整院系? 完善學科布局的正常部署
今年以來,中大頻繁進行院系和學科調整,引起師生和輿論的熱議。中大解釋,院系與學科調整是大學完善內部學科布局和學科結構的正常部署,是學校根據學科建設實際需要而開展的工作。一方面是深化綜合改革,探索學科建設管理的新模式,每一個院系均要明確其重點建設學科及學科方向,明確學科建設責任。另一方面是適應辦學環境和辦學條件變化的需要。
中大認為,通過調整院系和學科布局,最終受益的是院系和師生。
焦點2 多校區是否重復建設? 建設錯位發展的學科體系
中大回應,原來學校是按照“北校區醫學、南校區基礎學科、東校區應用學科、珠海校區新興學科和國際辦學為主”布局。隨著近年來辦學環境和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尤其是隨著珠海校區和深圳校區的提升和建設,中大有條件、有能力在“三校區五校園”建設各有側重、錯位發展的學科體系。
根據中大的規劃,珠海校區主要服務國家南海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深圳校區則主要側重醫科和新興工科,且三個校區同類學科錯位發展,形成各校區既統籌發展、合力支撐,又相互錯位、各具特色,共同支撐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布局。
焦點3 校區變多后會擴招嗎? 本科招生規模將不變
中大透露,盡管多校區辦學,但中山大學是一個整體,本科生招生規模不變。在此基礎上,將實施師資倍增計劃,降低師生比,推動小班教學,全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需要注意的是,中大在廣州、珠海和深圳建立的都是整建制的學院,一個學院只設在一個校區,本、碩、博都將在同一個校區完成。這一輪調整完成后,不會再出現在一個校區讀兩年后再遷往另一校區的情況。
焦點4 深圳校區資源從哪來? 建設經費將有另外投入
中大回應,深圳校區的建設經費將有另外投入,校區的師資也將專門招聘,不會從廣州校區直接抽調教師,因此,深圳校區的建設不會分薄廣州校區的醫學教育資源。相反,由于學校招生總量基本不變,隨著深圳校區建設,教師數量增加,全校各校區生均獲得的教育資源將大大提高。
同時,學校教務部門將會同網絡與信息技術中心等加強智慧教學環境的建設,通過慕課、微課建設,同步錄播和視頻教學等方式,加強跨校區教育資源的流動;同時計劃從整個粵港澳珠江三角洲的范圍擴大醫學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促進醫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校還將加強校園間交通體系的建設,為跨校區交流創造良好條件。
延伸
1.深圳校區會不會太偏
深圳校區距離廣州校區直線距離65公里,距離珠海校區直線距離60公里。從廣州校區到深圳校區的車程在1小時左右。
光明新區位于深圳市西北部,位于廣深港經濟主軸之上,市政配套完善,生態景觀十分優美,校區周邊高速公路、高鐵、機場匯集,交通十分便利。
2.附中附小會搬到哪
關于附中、附小的搬遷事宜,目前仍在探討實施的可行性,學校剛剛與地方政府開始接觸,尚無具體選址。
3.為何取消大學院制
在當前學校“三校區五校園”的全新發展格局下,學校對于院系和學科的考慮是以一個一級學科或者若干個相近的一級學科作為依托,整合或調整相關學院。一個學院重點建設一個一級學科或若干個相近的一級學科,一個學院在一個校區辦學。各學院分工明確,互相支撐,共同提升學校的學科水平,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科研平臺。
4.會取消三學期制嗎
三學期制是順應中大一定發展階段辦學要求推出的,具有一定的實施背景和前期基礎。
中大計劃對學期制度做進一步的優化調整。目前的學期制調整方案尚在編制審議過程中,未最終確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