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學發布“2015大學國際化水平排名”,此次排名囊括了115所“985工程”、“211工程”與教育部直屬高校。結果顯示,北大、清華和浙大位居國際化水平綜合排名前三甲,省內的川大、電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財大和四川農大分列第19位、28位、52位、83位和108位。
排名有七大一級指標
2013年11月,西南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首次發布了“教育部直屬高校國際化水平排行榜(2013年版)”。該指標體系共有“學生國際化”、“教師國際化”、“教學國際化”、“科研國際化”、“文化交流”、“國際顯示度”、“國際化保障”等七大一級指標,其中原創性提出了“文化交流”、“國際顯示度”、“國際化校園”等評價指標。
2014年,西南交大大學國際化評價研究團隊將研究樣本擴大到全體“985工程”建設大學、“211工程”建設大學,發布了第二版的“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名”。2015年,他們在一級指標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完善了指標體系,使觀測點更加科學精準,排名更加科學。
“我國大學國際化發展呈現強者恒強階梯狀態。”西南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閆月琴梳理了2015年排名的特點:“985工程”建設大學好于“211工程”建設大學;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大學好于其他地區大學;北京、上海、廣州市大學好于其他城市大學。
北大、清華和浙大排前三甲
從2015年各單項排名處于前10的大學看,科研國際化、國際顯示度前10均為“985工程”建設大學,來華留學生、教師國際化、文化交流中有7所“985工程”建設大學,中外合作辦學排名8所為“985工程”建設大學。各單項排名前10位中,國際學生排名有8所北上廣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有6所,教師國際化、國際顯示度7所北上廣高校,科研國際化5所。各單項排名中,都僅僅有1-2所中西部大學。不僅如此,傳統以工科為強勢學科的高校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等在大學國際化發展中表現突出,排名靚麗。
閆月勤說,此次排名也顯示出院校之間發展不平衡、學校層次不同發展不平衡、學校學科類型不同發展不平衡。即使同在一個地區,由于學校層次不同,存在著規模、隸屬、學科設置等方面的不同,國際化水平也存在明顯差距,比如川內幾所高校的排名就參差不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