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浙派名師”第四屆小學語文、數學教學改革成果展在崇文實驗學校舉行。其中,校長俞國娣介紹的走班制教學引起了不少老師關注。
五六年級學生 數學課每周一次走班教學
五六年級的數學課,每周一到周四,老師們按照教學進度給學生上課。但到周五,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選修難度不同的數學課,學的內容是學校自己編寫的校本課程。
崇文實驗學校數學教研組組長朱蕾老師介紹,數學選修課分為三個等級,難度從大到小分別是五星、四星、三星,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每隔一段時間可以調整一次班級。
為什么要在高年級嘗試數學走班?俞校長說,到了高年級孩子間差距會明顯一些,有些有天賦的孩子確實可以接觸難度大一些的內容,不能簡單地一刀切。而且走班是動態的,有些孩子空間想象能力好,可以學難度大一些的內容,但是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弱,又可以轉去難度小一些的班級,也不會給孩子壓力。
接下來,學校計劃在英語課程中也嘗試走班制,讓孩子們更有針對性地學習。
體育課兩節連著上
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玩
崇文實驗學校五六年級的體育課也讓學生自己選擇項目,實行走班制。俞校長說,以往說起體育課,就想到應試,仰臥起坐、跳繩,學生覺得很枯燥。
“所以我們體育課也開發了選修課,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然后走班上課。選修課的內容也很豐富,有足球、籃球、中華武術、啦啦操、高爾夫球等。學生把時間花在喜歡的項目上,一定更有效果。”
除了走班,學校還把體育課改成兩節一起上,讓學生能酣暢淋漓地踢一場足球、打一場籃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