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落地杭州,杭州的學校有沒有足夠的國際范兒迎接四海賓朋?
上周開始,杭州市首批教育國際化示范校創建活動啟動了網絡展示與投票環節,首批申報的35所候選學校以開放的姿態,一齊在公眾面前亮相。
什么是學校的國際范兒?
2014年8月,杭州市出臺了《杭州市推進教育國際化行動計劃》。這份計劃提出在全市創建教育國際化示范校,發揮示范校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今年8月,示范校創建活動正式啟動。
怎么樣的學校才算國際化示范學校?杭州市教育局制定的《杭州市教育國際化示范校創建指南》對“國際化示范校”定下了幾個評判依據,包括發展規劃、外事接待、校園環境建設、友校結對出訪、聘請外籍教師、接納海外生源、教師海外培訓、國際理解教育等10個基礎項目指標和中外合作辦學、漢語國際推廣、多語種外語教學等6個特色項目指標。
杭州的目標是,到2017年在全市中小學培育、創建80所市級教育國際化示范校。整個進程將分三批:2015-2016學年創建20-30所;2016-2017學年創建20-30所;2017-2018學年創建20-30所。
杭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創建教育國際化示范校活動,不是簡單的貼一個標簽,而是通過一定時期的培育和創建,使創建指南融入到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程中,讓我們的中小學以開放促改革,建設高水平的教育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學校的辦學品質,在全市的教育國際交流合作中成為領跑的示范,從而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網絡展示與投票環節結束后,活動還將經過媒體代表評議、省市外事工作及教科研的相關專家評審兩道程序,最終確定入選學校。每一批的教育國際化示范校的創建期是兩年,入選后,還將進行入選學校的培育和驗收。
家長:讓我們的孩子將來真正融入國際舞臺
這幾天,首批教育國際化示范校創建的網絡展示與投票環節正如火如荼進行。很多家長都在朋友圈里刷屏,為自己心目中的國際范學校助威。
家長碩媽說,她最看重的國際范,是學校的“軟件”。“學校能不能容許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并給予支持;能不能突破條條框框,給孩子最大最合適的舞臺;能不能幫助每一個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和特長所在,真正快樂地去學,主動地去學。這些也是中西方教育的差異。我覺得真正有國際范的學校,會深層次挖掘孩子的特點,包容和愛護孩子獨特的思維和想法,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將來真正融入國際舞臺,而不是‘高級打工仔’。”
家長陳媽告訴記者,這幾年,看到杭州學校的“國際范”越來越濃了。“我覺得國際范,不是有幾個外教、帶孩子出去游趟學就有了,而是將國際上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在課程、活動中滲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不過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孩子首先是個中國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定要學扎實了,站在國際舞臺上才有底氣和國外孩子交流。”
校長:雙向思考,才是真正的國際交流
這次活動,不僅有35所學校申報首批教育國際化示范校,還有62所學校提交了66個國際理解教育特色品牌建設候選項目,其中不少國際理解教育課程設計都匠心獨具。在校長們眼中,國際范兒是什么樣的?
杭州市建蘭中學校長饒美紅說,對學生國際化視野的要求是建蘭學生的發展目標之一。建蘭中學教育國際化的目標可以用12個字概括:“中國心,民族魂,世界眼,國際范”。“我們希望培養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學校辦學中,就要學習、借鑒國際先進教育思想理念,促進多樣特色發展,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品質。”饒校長說,學校倡導國際理解教育,讓學生樹立全球意識,懂得國際理解,講究國際禮節,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和課程,開闊學生們的國際視野,讓孩子們更廣泛地認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的文化、制度、宗教、習俗。這幾年,學校的讀書節、社團文化節、英語藝術節、學校體育節等重大活動(比如去年的世界名校運動會、今年的中外名著體育節),都將國際理解教育融入其中,寓教于樂。
在杭州市賣魚橋小學教育集團校長王怡芳看來,教育理念最能體現一個學校的國際范兒。“學校對教育的理解,更符合世界發展的趨勢,更關注全人的發展,并在課程設置上努力體現這種全人發展的思想,圍繞這個理念打造校園、設置課程和文化活動。”另外,還要“打開一扇窗”,給老師和學生創造“向外看”的機會,利用好國際交流的機會,有一個很好的“雙向交流”。前段時間,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幾位老師來到賣小,想看看中國小學的數學是怎么上的。“不僅要展示自己的數學課怎么上,還要了解美國的老師怎么看我們的數學課,他們的做法有沒有值得借鑒的,我們的不同點在哪里,為什么有不同點。要這樣思考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交流的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