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11點,隨著一聲清脆的鈴響,第二十一屆華羅庚金杯數學邀請賽初賽落下帷幕。作為考點之一的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2015年參考人數并無減少,考試結束后校門外堵成一鍋粥。
2015年的華賽,成都有約4萬人報名,仍舊保持著歷年來的火爆趨勢,考生和家長的熱情仍然高漲。那么,華賽為何持續火爆呢?2015年的考題難不難?其中又有哪些題目給考生留下深刻印象呢?
緊跟形勢 二孩元素進考題
上午11點,考試結束,家長們擠在教學樓門口,等著考試大軍從教學樓里“涌”出來,錦西外國語實驗小學的王瀚玥就是其中一員。
“考題很新穎,其中一道題連二孩元素都融進去了,挺有意思的。”王瀚玥說,“題目是:在2015年,笑笑全家人的年齡之和是笑笑年齡的7倍,如果在2016年笑笑的爸爸媽媽給笑笑生個小弟弟,那么到了2020年,笑笑全家人的年齡之和是笑笑年齡的6倍,那么請問笑笑2015年多少歲?”
王瀚玥現在上五年級,參加的是小學高年級組的考試,“我每周末都會上3個小時左右的奧賽培訓,但今天的試題還是有一些從沒遇到過。”
“我們班里有40多個人,約10個同學都報了名,我也就跟著來試一下。”雙流縣東升小學的考生陶婷婷告訴記者,考題一共10道,自己做了9道,“還有一道題確實有點難,我沒找到思路,就空在那里了。”陶婷婷說,她每周周末也會參加奧數培訓,會占用她兩三個小時的時間。
家長看重 或有助于小升初
王瀚玥的媽媽王女士告訴記者,“娃娃班上的同學不少都在補奧數,你不給娃娃補,不是讓娃娃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王女士說,奧數補習一是為了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二是覺得如果得到了“華杯賽”獎狀,對今后小升初大有幫助。記者采訪了現場多名家長,多數家長都跟王女士有同樣想法。
縱觀2015年成都市部分學校的小升初報名條件,學科競賽可謂是不少學生的門檻:成都外國語學校要求學生五、六年級學科競賽獲全國三等獎及以上,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要求學生科創、英語、數學、語文等學科類競賽,獲得全國三等獎以上,西川中學要求學生獲得學科競賽獎,成都七中實驗學校要求學生正規學科競賽獲省級三等獎以上……如此看來,家長們的擔憂或許有一定道理。
但也有一部分家長不以為然。來自雙流的黃女士就認為,華賽奧賽不應該成為教育功利化的表現形式,“今天帶孩子過來也只是為了讓他見識一下題型,延伸一下思維,孩子們不應該為了考試而考試。”
名校說法
小升初面試更看重綜合素質
從2015年小升初開始,成都市所有民辦學校的小升初,全部由筆試改為了面試,不少學生都在面試當天帶上了從小獲得的全部獎狀。在只能面試的情況下,獎狀是否能代表學生的真實水平?華賽奧賽的獎狀究竟在小升初的時候是否具有“通行證”的效果呢?
棠中外語學校招辦副主任蘇宇給出了這樣的解釋:“華賽和奧賽的證書相對其他證書更具權威性,所以可能有些學校比較看重。但是,我們在小升初面試的時候則更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對華賽和奧賽的得獎情況只是作為參考而已。”
成都石室外語學校校長助理趙本忠認為,小升初選拔既然從筆試變成了面試,已經足以看出社會對全方位人才的求賢若渴,如果單純只由筆試成績選拔學生,很難把握孩子今后的發展。
趙本忠建議,家長們如果擔心孩子將來的小升初,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全方位的綜合能力,提升孩子的競爭力,而不僅僅只著眼在學科競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