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四川省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最后一年。根據計劃目標,到2016年,全省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0%以上,民族自治地方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65%以上。
12月3日,四川省學前教育推進工作現場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四川將大力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確保二期行動計劃目標如期完成;加大民族地區扶持力度,依托中心小學舉辦附屬幼兒園,實施“一村一幼”計劃,增設村級幼兒園(幼教點);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投資辦園,提高公共服務能力;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要求,統籌做好小區配套幼兒園布局。支持認定更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創新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完善政府補貼、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減免租金、派駐公辦教師、培訓教師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他們提供普惠性服務;提高普惠性民辦園所占比例。加大對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做好內地11市對口幫扶大小涼山彝區12縣學前雙語教育工作。同時,也要明確責任主體和監管主體,加強幼兒園監管與指導,堅決清理整頓無證幼兒園。
成都等4個內地市教育局 將對口支援涼山4個縣學前教育
剛結束的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做出在民族地區實施15年免費教育的重大決策。而針對涼山彝區實際,省委、省政府又出臺支持涼山州精準扶貧十七條政策措施,并將發展“一村一幼”學前雙語教育作為其中一項重要措施予以重點傾斜。
為支持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發展,今天下午,成都市、自貢市、綿陽 市、宜賓市教育局與涼山州昭覺縣、鹽源縣、普格縣、雷波縣教育局簽訂對口幫扶協議書。這四個城市教育局將在師資培訓、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給予昭覺等4個縣對口幫助。
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表示,接下來,四川將把困難人群作為資源布局優先考慮對象,著力解決貧困地區、民族地區、人口分散地區、留守兒童集中地區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問題。加大對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做好內地11市對口幫扶大小涼山彝區12縣學前雙語教育工作。
據悉,四川將建立完善支持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的幫扶機制,做好內地11市對彝區12縣的對口支援,幫助民族地區提高學前教育的保教質量。
4年依法取締400多所不合格民辦幼兒園 未來將加強監管
據悉,四川省教育廳嚴格幼兒園準入,落實年檢制度,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學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對幼兒園實行動態監管。加強民辦園監管,2011年-2014年,全省依法取締不合格民辦園400多所,規范辦園行為。
朱世宏表示,接下來,將建立和完善政府牽頭、教育部門主管、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統籌協調管理機制,加強學前教育統籌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管理機制,按照“誰舉辦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原則,明確責任主體和監管主體,加強幼兒園監管與指導。督促幼兒園按標準配齊專兼職保安人員,完善管理和制度建設,建立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結合的安防體系。堅決清理整頓無證幼兒園,各地要對轄區內幼兒園進行徹底排查,有針對性地開展分類治理,對條件較差、有嚴重安全隱患且整改不合格的,依法依規予以取締,并妥善安置幼兒入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