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名單。
兩院共選舉產生131名新當選院士。其中,中科院產生61名新院士和12名外籍院士;工程院產生70名新院士和8名外籍院士,在2007年以來的5次增選中人數最多。
新當選兩院院士中有12名女性。
增選后,中科院院士總數達到777人,工程院院士總數達到852人。
浙江本次共有6名科學家當選院士。
其中,浙江大學的羅民興、楊樹鋒、陳云敏,以及海洋二所的陳大可,當選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下簡稱海洋二所)李家彪,浙江大學的陳純,當選工程院院士。
全國新增院士中,最年輕的是邵峰,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43歲,刷新了上一屆最年輕入選者45歲的紀錄。
兩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此次是自2014年6月兩院院士大會修訂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選。
錢江晚報記者用幾組數據,為大家梳理了本次院士增選的幾個之“最”。
浙江同時有6名科學家入選,近年罕見
本次增選,海洋二所和浙大為浙江貢獻了6名新院士,這份成績單相當漂亮。
記者統計,海洋二所已自主培養了6位兩院院士,目前5位院士在所工作,這也是國家海洋局系統自2007年來再次有院士誕生。
浙大毋庸置疑是我省院士生產大戶,本次共4人上榜。至此,浙大現有教師中,共有中科院院士15人、工程院院士18人。
浙江省院士服務中心一位姓倪的工作人員介紹說,2013年他們建立了一份檔案,統計還健在的浙江兩院院士情況。“1991年,浙江有6人當選為兩院院士,之后每屆當選人數都沒有超過這個數字。今年同時有6人當選,在最近幾屆中是比較多的,確是件大喜事。”
記者從中心獲悉,他們2013年從浙江省人才辦獲得一個數據,當時組織人事關系在浙江省的兩院院士共33人,加上這次新當選的6名兩院院士,組織人事關系在浙江省內的兩院院士至少已有39人。
而該中心在2015年7月的一份統計顯示,全國范圍內,健在的浙江籍院士人數為220人。如果加上此次增選的兩院院士,浙江籍院士人數更多了。
北京43歲新科院士,刷新低齡紀錄
前幾年,關于院士隊伍是否年齡過高的爭議不少,這幾年新增選的院士,越來越低齡。今年131名新晉院士中,最年輕的,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資深研究員邵峰,今年43歲,刷新了上一屆最年輕當選者45歲的紀錄。
海歸邵峰,199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應用化學專業,2003年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博士學位,2004~2005年,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后研究。
2005年,邵峰回國,在北生所建立自己的實驗室,開始獨立的研究生涯。其研究領域為病原細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防御的分子機制。
事實上,2013年,41歲的邵峰也曾經在增選候選人名單里,遺憾的是,當年并未入選院士。
而早在2011年院士名單公布之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前任院長、著名科學家饒毅就曾發文力薦邵峰,對他評價頗高,認為他“有品格、懂行”。
記者從北生所的官網查到,在邵峰發表的代表性論文中,有8篇發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1篇發表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權威期刊Cell上。
高校多出院士,北大7人當選獲三連冠
高校向來是院士一個主要來源,新院士出爐,各大高校紛紛曬出本校的新院士榜單。
新當選的工程院院士中,來自高等院校的有34人,占48.6%;中科院院士中,來自高校的有32人,占52.5%。
眾多高校中,北京大學是當之無愧的大贏家。北大共6位教授當選為中科院院士,1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以7名的總成績連續三次居全國高校首位。
浙大今年的成績也不俗,以3名中科院院士和1名工程院院士緊跟其后,與清華2名中科院院士和2名工程院院士并列第二。
其次是中國科技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分別有3名教授入選中科院院士。
另外,浙大求是新聞網的統計說,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中還有8位浙大校友,包括4位中科院院士和4位工程院院士。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