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渝中區隆重舉行2013年“金秋助學、攜手圓夢”資助大會,為176名貧困家庭子女發放資助金,為31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大學生發放勵志獎學金,資助總額約90萬元。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米紹林、區委副書記趙寶權等出席會議,并為貧困家庭學子代表發放助學金,同時為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在校大學生發放了勵志獎金。
趙寶權代表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向寒窗苦讀、金榜題名的莘莘學子表示熱烈祝賀。他說,不讓一個孩子因為貧困而失學,是黨委、政府對群眾的莊嚴承諾和政治責任。今后還將以實際行動大力改善一系列重大民生民利,推動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并進,實現幸福指數與發展指數同步。
趙寶權說,希望同學們飲水思源、感恩思進。要把感恩之情化為求知動力,爭做品學兼優的大學生,擁有改變命運、實現夢想、服務社會的素質本領;要把感恩之情化為愛心接力,用真誠善良的義舉和人性的光輝溫暖他人;要把感恩之情化為立業之責,志存高遠,自強不息,盡快成長成才,為改善家庭生活勇敢擔當,為渝中的發展貢獻青春和智慧。他要求,全區各級各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履行好職責,為貧困學生成長、成才創造更好的環境、條件,讓越來越多的社會單位、組織及各界人士發揚“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德,為貧困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傳遞溫暖愛心,為貧困家庭子女共同撐起一片健康成長的藍天。
“金秋助學”作為渝中區委、區政府歷時16年堅持不懈開展的“幸福渝中”民生行動,是渝中“人生關懷”工程的重要幫扶內容。從1998年起,先后投入近1000萬元,幫助2400余名貧困家庭子女喜圓大學夢,為近100人次發放勵志獎,并在每年組織多場就業技能培訓會和現場招聘會,幫助他們找工作,帶動貧困學子家庭早日脫貧,實現了“金秋助學”形式上創新、范圍上擴面、金額上增量,構筑起了貧困大學生“入學資助—學業激勵—就業輔助—創業扶持”的立體資助體系,實現由“扶貧”向“扶智”的轉變,成為了影響力巨大、被社會認同的民生品牌工程。
今年的“金秋助學、攜手圓夢”行動于5月啟動,區委、區政府明確提出“金秋助學”工作要做到應助盡助,不漏掉一戶貧困家庭,讓每一個困難學子都能圓大學夢。幾個月來,經宣傳發動、調查摸底、申報審查、入戶核查、張榜公示、集體會審及經費核定等環節,截至目前,有176名貧困家庭子女符合資助條件,成為今年資助對象。本著公平、客觀,申報材料與現實貧困狀況相符的原則,今年的資助分為三個等級,最低標準為4000元,最高標準達到6000元。同時,該區繼續對31名曾接受過資助的往屆在校品學兼優大學本、專科學生頒發勵志獎。
此外,該區還為戶口在渝中的應屆學生中有創業意愿的困難家庭畢業生擬定職業培訓計劃,協助36名曾受過資助或現正享受低保的困難家庭畢業學生聯系就業單位。
區領導何家利、吳孟萍、呂椿、黃孝明、趙元政出席會議,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盧勇主持會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