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慶市教委獲悉,在6月底結束的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重慶代表團一舉拿下27枚金牌、46枚銀牌和72枚銅牌,總成績連續4年位居中西部第一。重慶在此次大賽上獲得的獎牌,主要集中在我市“6+1”重點產業中的機械、汽車、計算機三大領域。近年來,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緊跟重點產業發展步伐,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90%。
不少學生還沒畢業就被企業“搶訂”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就猶如一場“高考”,不僅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最權威的賽事,也是檢驗一個區域職業教育質量和優秀技能人才培養水平的“試金石”。
能夠在技能大賽中獲獎的學生自然絕非等閑之輩,重慶立信職教中心的應屆畢業生劉世忠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去年12月,在由國家六部委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面對全國400多名企業、院校的技術高手,劉世忠取得了數控銑工組第三名的好成績,當場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激光聚變研究中心錄用為正式員工。而在今年的全國中職院校技能大賽中,劉世忠更是以完成的作品精度達到頭發絲的三百分之一而一舉奪魁,實現了我市中職機械加工項目金牌零的突破。如今,剛剛畢業的劉世忠已經走上工作崗位,月薪超過6000元。
劉世忠僅僅是重慶千萬職教學生的一個縮影。來自市教委的數據顯示,去年重慶職業教育向社會輸送中高職畢業生22萬人,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分別超過98%和92.8%,不少優秀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被企業“搶訂”。
我市職業院校區域布局基本成型
重慶的職業教育何以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除了重慶職教人的不懈努力,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戰略部署。
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直轄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出臺政策最多的職教大會,明確要把職業教育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來抓,開啟了重慶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新征程。在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我市建立了職教聯席會議制度,出臺了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為職業教育持續、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相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重慶各個職業院校也開始“甩開膀子干”。
如今,以主城為核心區,萬州、永川2個職教基地,黔江、涪陵、合川、江津4個區域職教中心和若干區縣職教中心組成的“1+2+4+N”的職業院校區域布局已基本成型。而在“園校互動”辦學模式上,重慶形成了“1+16”個產教對接緊密、校企深度合作的職教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截至2013年初,全市已建成7個職教集團,全市獲批國家中職示范建設校已經有30所,實訓基地累計達到376個。
2013年,重慶中、高職院校招生保持在25萬人以上,其中普通高職招生85681人,比去年增加9733人。
隨著重慶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優質學校及重點專業建設的不斷強化,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縱向貫通的技能人才培養鏈條的全面打通,將會有更多的優秀技能之星涌現出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