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寧要城市一張床,不要鄉村一間房”的觀念正在悄然改變。上海電機學院電子信息學院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陳周,沒有選擇留在上海找工作,而是回家鄉貴州省江口縣創辦了一家農林開發公司,承包下200畝荒山種油茶。他希望,在自己實現致富的同時還能帶動當地農民創收。他的4位同班同學,也正打算跟他到貴州,一同創業。
陳周是從貴州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與許多同齡人不同,從小的夢想就是從事林業工作。他說,自己的父親從1989年開始就在家鄉開始荒山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但家里的環境還是沒怎么改變,別家都造起了樓房,自己家還是木屋。看著父親日漸老去,他想學了知識幫著干。
高考時,他的第一志愿是湖南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但差幾分沒被錄取,后進入上海電機學院計算機專業。他說,走出大山后,自己也想過要在上海這個大城市找份穩定的工作。去年9月,剛升入大四的他,就開始忙著準備簡歷,可就在第一學期快要結束時,爸爸打來電話,告訴他當地岑鞏縣要打造貴州省油茶示范基地,大學生參與會有優惠政策。他覺得,機會來了。
今年(2013年)2月,陳周回到家鄉,成立了自己的裕民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然而,首先遇到的難題是土地問題,要種植油茶,土地哪里去找。為此,他想到向農民租借荒山的土地。寒冷的冬天,陳周每天天沒亮就起床,租借面包車,驅車2小時趕往鄉村,一家家找農戶談,給農戶做工作,讓他們了解到這能給他們帶來的好處。3個月里,陳周跑了35家農戶,成功簽訂下200畝的租借合同。接下來是資金問題,父親拿出了家里僅有的幾萬元存款,陳周又向銀行貸了8萬元。
按照油茶種植技術,陳周和雇工把200畝土地都翻耕了一番,然后再種上油茶苗。陳周說:“200畝只是起步,我的計劃是種植上千畝油茶。”由于油茶掛果起碼要4至5年,是否有收益要到那個時候才能顯現。不僅如此,陳周還計劃著以后開辦加工廠,將榨油后的油茶籽再利用,變廢為寶。(作者:董川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