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一輪高考改革的試點省份,我省的新高二同學成為了“吃螃蟹者”。眼下,他們已經在新高考風向標的指引下學習了一學年,并且參加了首輪學考選考。
當然,在學校老師和學生根據新高考改革方案進行調整外,不同的家長也根據各自的家庭情況選擇了各不相同的應對方案。
這學期,杭州市第二中學嘗試“家長會客廳”制度。以小型沙龍或者論壇為主要形式,每個月分年級進行一次。因為人數少,氛圍寬松,家長與教師之間可以分享各自的教育心得和建議。
11月是首輪學考選考結束后的首次“家長會客廳”。雖然當天大雨,但高二年級的家長代表幾乎都冒雨趕來。當天兩個分享的家長都蠻有代表性的,底下的家長們都說聽了很有參考性。為此,學堂君也在會后專訪了兩名家長。請他們分享自身經歷的同時,也為更多新高一、高二家長及關注新高考的家長們出謀劃策。
新高考改革后,理化生按等級賦分,對女兒來說優勢就不明顯了,我們選擇搏一把——參加競賽
講述人:方女士(化名)
職業:公務員
方女士現在最后悔的事情是初中時沒有和孩子一起做未來職業規劃的意識,“白白浪費了三年。”方女士說,自己是多數普通家長中的一員。女兒初中時按部就班地上學,連輔導班也沒上過,更不要說競賽,連知都不知道。
女兒保送杭二中,開學沒幾天,宣布高考改革了。“說實話,剛開始確實很焦慮。我都四五十歲了,還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擅長什么,現在讓一個高中的孩子要選自己未來的道路,太難了。”在方女士看來,新高考改革是為了降低多數普通孩子的課業負擔,但對于優秀的孩子來說,在扁平化的選拔方式下有些吃虧。為此,參加競賽成了一些想脫穎而出的學生的選擇。“以前,競賽成績不理想,還有時間回來沖刺學業。但如今,高二就可以參加選考,競賽時間和高二、高三上學期的選考時間很接近。選擇參加競賽真是需要破釜沉舟的決心。”
高一上學期初期,方女士一家在“要不要參加競賽,參加什么科目競賽”的問題上陷入了糾結。最后,他們還是決定挑戰物理競賽。因為這是女兒興趣所在,也是比較重要的選考科目。“女兒理化生拔尖,英語語文相對弱一些。新高考改革后,理化生按等級賦分,對她來說優勢就不明顯了。靠競賽保送進名校,或許是另一條路子。”
不久前,女兒第一次競賽的結果出來了:省二等獎,未能有資格參加全國賽。這個成績不算太理想。不過方女士依然覺得自己選對了。“競賽很苦,整個暑假都在準備競賽,開學后的第一個月也在停課集訓。”方女士說,競賽進一步培養了女兒吃苦耐勞、韌勁、責任感等品質。
接下來,方女士準備讓女兒分配更多的精力到競賽中。“競賽需要量大頻次高的訓練,才能出成績。前一年嘗試平衡戰術,女兒在正常學習和競賽上花的時間是均等的。”方女士說,既然已經選擇了競賽這條路,就只能繼續博下去。
不過這個決定,也絕非是賭博心理。在女兒高一這一年,方女士也做了很多功課:她先花了一學期時間了解各個高校的各個專業及專業走向,第二學期(記者注:高一下),她理清了思路,根據孩子和家庭情況,在和孩子探討后,選擇了一些專業。這個學期,方女士已經開始在接觸了解一些高校,并且設計了兩套方案:A方案就是女兒考上了理想的學校,應該選什么專業,怎么規劃。B方案是保底方案,如果女兒受競賽影響,考得不理想,就啟用B方案。B方案包括選擇哪些保底學校,并如何在保底高校里迎頭趕上。
在方女士看來,家有要參加新高考的考生,父母們不焦慮是不可能的。“在孩子面前裝沒事兒,只能欺騙你自己。孩子很敏感,你只要存在焦慮情緒,孩子不可能不察覺。”方女士說,父母想要讓孩子不焦慮,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先做到不焦慮。而心態的調整也有過程,光是自我安慰沒用,要加以理性學習和判斷。“我之前的焦慮就來自于對孩子未來的不確定,但當我和女兒商定做好未來計劃和最壞心理準備后,反而就坦然了。這也是我支持女兒去搏一把競賽的底氣來源。”
方女士給未來新高考學生家長的建議是:如果你的孩子還在初中階段,千萬不要覺得此時制定職業規劃還早。若想避免到高中里手忙腳亂,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了解各專業、職業,盡早幫助孩子找到興趣所在,確定未來方向。
跟著自己的節奏走是金子總會發光
講述人:山川(化名)
職業:大學老師
參加完“家長會客廳”后,山川就多了一個“淡定哥”的稱號。這個稱號是其他高二學生家長聽完他的分享后封給他的。
“不少家長問我有什么能不焦慮的法寶,其實焦慮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節奏,肯定不會焦慮。”山川說,在兒子的教育問題上,他秉承守住基本底線,不抱過高期望的原則。從小學到初中,兒子讀的都是普通學校,也從來不課外補課。包括中考,山川對兒子的要求也是上杭州前八所即可,但沒有了父母的要求,兒子自我要求還挺高,卯勁考上了杭二中。“相比于成績,我更看重的是孩子自主學習能力、自律性等。”
但剛上高中那會,因為高手云集,兒子的成績一下掉了下來,再加上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發布,小伙子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焦慮情緒中。山川決定找兒子談一次話,“其實這樣的情況如果高中不碰到,大學、以后進入社會也會碰到。我一直告訴孩子,眼光要長遠點。”山川說,自己給兒子分析了他的長處、鎖定定位和底線。最重要的一點是:跟著自己既定的節奏走,是金子總會發光。
山川說的節奏,是在兒子初中時,一家三口已經就兒子的未來學習規劃達成一致:在國內讀完本科,出國深造。為此,兒子除了特別注重英語學習外,還從初中開始就跟著一個83歲的大學老教授學習古代漢語。古漢語的學習沒有固定時間,有空就去,聊天式學習,也沒有考試壓力。幾年學下來,兒子的文學功力深厚不少,對古漢語的興趣也愈發濃厚。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就在前幾天省教育廳辦的“2015走進歐洲—— 浙江省高中生英語及歐洲文化知識大賽”中,小伙子不僅拿了一等獎,還獲得了寒假去德國交流兩周的機會。
山川也仔細研讀了我省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我覺得很好,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山川說,眼下不少聲音說新高考反而增負,其實這和父母的觀念有關。新高考提供了兩次機會,不少學生一定要把這兩次機會用足,才覺得不吃虧。“我就告訴兒子,如果你英語第一次考到了140分,就不要再去考第二次,爭取更高分了。如果一個人想在一件事情上做到極致,勢必會失去其他東西。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正因如此,在兒子報名物理競賽訓練,但又沒能參加比賽時,山川也覺得挺好。“不少家長擔心參加了競賽訓練會影響學習。但事實上,兒子雖然沒能參加競賽,但是競賽訓練對他的日常物理學習很有幫助。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收獲。”
在成功的定義上,山川也有自己的見解。“不少家長焦慮是擔心孩子上不了好學校。可是,從北大清華畢業的學生就一定比職業學院的學生成功嗎?成功非得要大家都來鼓掌嗎?我覺得成功的定義很多,自己覺得生活幸福就算成功了啊。”在山川看來,首先家長看問題不要單方面、走極端,不要把上大學看成是終點。“人生那么長,當初誰能想到在杭師大學英語的馬云最后能創造淘寶?柳傳志創辦聯想會那么成功?”山川說,父母需要做的是盡量為孩子多搭平臺,讓他在經過學校學習和社會實踐后,能有去哪都會發光的能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