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為2016廣東高考降低異地高考門檻叫好,更多2016高考資訊、2016高考報名時間、2016高考報考條件、2016高考經驗等信息,請及時關注查字典題庫高考網或關注“566高考”微信獲取相關信息!
根據廣東異地高考“三步走”方案,2016年起該省全面放開異地高考,符合條件的普通高中隨遷子女可在粵參加高考。近日,具體方案正式出爐,異地高考報名條件進一步放寬,其中居住證不再要求連續三年,租房也屬于有“合法穩定住所”,父母就業地與子女學籍地不必在同一地市。廣東省教育考試院表示,異地高考放開后,2016年報考總人數預計不會超過2015年,不會影響廣東戶籍考生的錄取率。
異地高考向來是一個難題,比如,外來人口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勢必“擠占”戶籍考生上大學、上重點大學的機會,因而難免遭到當地居民的抵觸和非議。
但是,在人口大流動時代,異地高考又勢在必行,其中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緊迫性自不必贅言,背后不知飽含著多少外來人口及其子女的辛酸淚水。經過社會輿論不斷呼吁,在教育部等部門的推動下,各省份于2012年相繼出臺了異地高考改革方案,各地政策各不相同,條件有嚴有寬,門檻有高有低,具體實施的時間也有早有晚。
廣東省將于明年實施異地高考之所以值得一書,是因為該省大大降低了報考門檻。譬如,原來規定自有住房才屬于“合法穩定住所”,就難倒了大多數外來人口——如今房價這么貴,一般打工者哪能買得起?現在這個問題不復存在了,租房也屬于有“合法穩定住所”。無疑,報考門檻的降低,將會使一大批隨遷子女沐浴在異地高考的陽光之下。
而且,廣東省是外來人口大省。眾所周知,一個地方的外來人口越多,異地高考的“負擔”就越重,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就越難。因此,有些省份制定的異地高考門檻高不可攀,缺乏應有的誠意。相比之下,作為外來人口大省的廣東能降低政策門檻,實屬不易。
讓更多隨遷子女共享本地高考資源,體現的是胸襟、擔當和情懷;是對教育公平的追求,也是善待外來人口最實在的舉措。必定會有更多外來人口將廣東視為第二故鄉,廣東的發展也需要這些外來人口的貢獻,戶籍居民也會因此受益。一個針對外來人口的好政策,所釋放的不僅是善意和溫情,也是“合作共贏”的活力。
廣東省能做到的,其他外來人口大省也應該能做到;外來人口大省廣東能做到的,外來人口較少的省份更應該能做到。在某種意義上,廣東省帶了一個好頭,具有示范意義,異地高考門檻就該不斷降低,以適應現實的變化和時代發展的需要。同時,不能讓帶頭者吃虧,對于隨遷子女報考人數較多的省份,教育部及各高校應在招生名額分配上給予傾斜,以示公平,以茲鼓勵。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