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大連理工大學2016屆畢業生冬季大型供需見面會在學校劉長春體育館舉行。本屆“大招”依舊延續了往屆大規模、多崗位、高成功率的特點,為高校人才與用人單位的順利對接提供便利。雖然就業形勢依然略顯嚴峻,“大招”卻熱度不減,近萬崗位需求讓來自大連甚至整個東北地區的應聘者齊聚大工。今年的“大招”也亮點頻現,讓應聘者擁有了一個不一樣的“求職季”。
招生就業處:創新求職服務,信息化平臺成主角
今年“大招”實行網絡簽約,在用人單位與學生達成簽約意向后,通過大工就業網給學生發送offer,學生通登陸大工就業網處理offer進而完成簽約。往常的常規簽約需要學生手寫三方協議,過程繁瑣耽誤時間,招生就業處為解決這一問題創新性地推出網上簽約平臺,同時在招生就業處的實體業務辦理過程中引入了微信排號系統,最大程度上為同學節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了方便應聘同學更好地了解用人單位信息,招生就業處利用“大工就業”微信平臺提前公布用人單位相關需求事項,應聘者也可以在大工就業網上根據地域專業薪資情況進行自主篩選。在招聘會前,應聘者可以利用微信平臺提前確認用人單位展區所在地,對應場內地圖,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制定個性化“求職地圖”大大提高了應聘效率,也減少了應聘者在會場內的逗留時間,不但節省了應聘者時間,也維護了會場的高效運行。
招生就業處不斷優化服務職能,不但在面向應聘者提供便利,也盡力為用人單位做好各項后勤保障工作,保證了用人單位招聘工作的順利展開。
用人單位:學歷成績能力都重要,校友面試官來支招
參加本次招聘會的企業有420余家,國有企業份額最大,三資、教育單位、科設單位、事業單位等門類齊全,提供近萬崗位需求,地域涵蓋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為應屆畢業生提供了盡可能多樣化的選擇。
對于廣大畢業生所關心的專業對口性問題,科研設計等專業性較強的單位較為強調,而其他銷售、行政、教育類崗位則更加注重應聘者的相關個人素質。
對于求職者能力的考察,多數用人單位較看中其在校成績及獎學金的獲取情況。內蒙古第一機械有限公司的招聘部經理表示:“獎學金與學習成績不起決定性作用,但作為重要參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在校期間的優秀程度,在篩選簡歷時會起到很大程度的積極作用。”而對于像大連信維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類企業則更看中學生在校期間在科技類競賽中的獲獎情況。
不少用人單位較為關注應聘者在校期間學生工作的參與度,并把其作為溝通協調能力界定的一重要標準。大連海清水產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招收的學生干部在踏上工作崗位后上手快、交際能力強,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具備相關專業能力及踏實肯干的品格外,外語能力是現今各企業單位優選人才的重要標準。大連慧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如今留學熱,“海歸”的數量逐漸增多,如果應聘者英語能力不過關注定沒有競爭力。并且不少用人單位不僅要求持有大學四六級通過證書,更是對成績提出了具體要求。
而對于學歷問題,大多企業采取崗位梯度錄取的原則,部分崗位明確要求具有本科以上或碩士以上學歷。而針對“混招”崗位,大多招聘負責人也表示,在進入公司后的薪資水平或有差別,但一切還以求職者個人能力為最終評判標準。
今年的“大招”開辟了校友招聘專區,招生就業處與校友會聯合邀請走上工作崗位的學長學姐回到大工,熟悉親切的面孔打消了求職中的緊張與不安。校友不但能根據專業特色與大工學生的特點對應聘者進行深入的考量,也能為應聘者進行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指點,為應聘者提供了絕佳的交流機會。
應聘者:競爭越大機會越大,提前準備很重要
早上六點,劉長春體育館門前就已經聚集了不少前來排隊的同學。簡潔筆挺的西裝,整齊完備的簡歷,對答如流的專業知識無不凸顯著大工畢業生的風采。
“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招聘單位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剛剛投完一份簡歷的的徐雙虎來自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部,他表示,雖然這幾年就業形勢不好,但他對于公司也有自己的要求與期待,“希望公司能有比較好的培養機制,能讓員工的鍛煉機會多一些,也希望能找到離家近的單位。”
“大招”不僅讓求職者與用人單位對接,同時也為在校生了解職業信息,定向培養個人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下午,不少大二大三的同學來感受求職氛圍,明確未來方向。“在招聘會現場,能感受到危機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來自機械工程學院的大二同學白樂山表示。
招聘會也有不乏有其它省、市的大學遠道而來的同學。就讀于吉林化工學院的韓瑩為了參加這次見面會要乘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我希望能來到大工尋找更好的機會,雖然競爭很激烈但是也能借此尋找一下自己與用人單位需求之間的差距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