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考這么差!媽媽馬上辭職回家天天看著你學習!”家長吳女士收到老師的短信,讀三年級的兒子期中考試竟然有一門沒考到90分。她一時難以接受,想要辭職回家全職輔導孩子。近來一學期過半,各小學紛紛進行考試,有的名為期中考,有的叫競賽,有的是階段檢測,但總的說來都是一次大考,公布成績后,不少媽媽難以淡定,萌生辭職回家陪孩子念頭的人也不少。
孩子沒考好媽媽想辭職回家
吳女士說,兒子平時特別調皮,學習習慣不好,她只要不在家,兒子就不好好學習,爺爺奶奶想管管不住。“一二年級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雖然考不到滿分,也不至于低于90分。這回考到80幾分刺激實在太大了!”一怒之下,吳女士告訴兒子,準備辭職回家專門看著他學習。
吳女士的兒子聽到媽媽這么說,直叫媽媽是在“恐嚇”他,因為媽媽平時就很兇,只要做錯事就會說他,甚至打他,他非常害怕媽媽整天看著他。
陳女士的兒子今年已經五年級了,爸爸媽媽工作都忙,兒子一個人在家倒也不調皮,但學習效率一直不高,成績一般。到了五年級成績又下降了。“我是覺得自己耽誤了孩子,看到成績就特別想辭職!”
不過,大多數媽媽也就是說說而已,不會動真格。“每當孩子大考成績出來,或是在學校犯錯誤我被老師找談話時,就有一種想辭職的沖動。但是過了那陣子情緒也就好了,當然,孩子的問題也沒有解決。”家長方女士說,這就是一種“考后綜合征”,不過不是在參加考試的孩子身上發作,而是在特別關注孩子成績的媽媽身上出現。
溝通、陪伴比給孩子壓力有效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南京市長江路小學五年級資深班主任趙昌竹說,有的家長看上去非常辛苦,自己卻覺得沒把孩子帶好;有的家長工作和孩子兩不誤,看上去很輕松。作為家長,要讓自己成為智慧家長,對孩子的問題要溝通、思考,而不是帶著情緒去給孩子更多的壓力。
他表示,單從大考沒考好來看,各個孩子就有自己不同的情況。有的孩子雖然考分不高,但與自己比是有進步的;有的孩子考分比以前低,但可能是因為卷子難,普遍分數不高;如果確實是孩子沒考好,原因也不同,有的是因為有些部分知識點掌握不好,有的是粗心。趙昌竹說,家長可以和孩子溝通,幫孩子分析,而不要一味地去責怪孩子,或是用辭職這樣的話來給孩子施加壓力。
趙昌竹建議家長做三點嘗試:首先不要把在工作和其他方面的負面情緒帶給孩子;第二是盡可能地多陪伴孩子,多溝通,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問題所在;第三是要和老師保持密切溝通,這樣的家長老師不會嫌煩,個別交流中可以及時了解孩子在家和在學校的情況,家校配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