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點42分,小朋友們在老人公寓睡完午覺,排好隊回幼兒園。
昨天中午,我給住采荷老年公寓88歲的羅大伯打電話時,他聽起來聲音有點委屈:喏,老年食堂大廳都被幼兒園小朋友占去睡覺了,我們只能在角落里吃飯,小朋友發出的聲音,影響了我們休息。
幼兒園小朋友怎么會睡在老人公寓?
昨天下午1點多,我來到采荷街道芙蓉社區百合路33號的采荷老人公寓,它和采荷第一幼兒園面對面,僅隔著一條百合路。幼兒園門口,有兩位家長在聊天,指指老人公寓和幼兒園,“你家小孩睡幼兒園,還是睡老人公寓啊?”
小朋友在老人公寓三樓睡午覺
自從前天中午開始,幼兒園小朋友排著長隊,在老師的帶領下,陸續上了老人公寓的三樓睡覺,這里原是老人就餐的地方。可這樣一來,住老人公寓的老人們不高興了,派羅大伯為代表,打了12345熱線表達老人們的不滿。
老人公寓的正大門常年上著鎖,有位上了年紀的大媽瞇著眼睛,在正門口坐著。我往里看,兩個大伯和兩個大媽湊成一桌在搓麻將,一打聽,這四人平均年紀都90歲以上了,坐東朝西的大伯,已有100歲了,連坐在旁邊看熱鬧的大媽也有97歲高齡了。
老人公寓共三層樓高,住著60多位老人,都有八九十歲高齡了。
老人公寓的東邊開了扇側門,兩個大姐,守在門口,問我找誰。我說找羅大伯,但大姐沒讓我進去看,說事情已經解決了。
我給羅大伯打電話,他住老人公寓三樓,很焦慮地說,80多個小孩還在三樓睡午覺呢。
過了幾分鐘,我在一樓門口等到了羅大伯。
羅大伯戴了頂帽子,朝我和兩個老人公寓的負責人大姐笑笑,一露嘴,滿口牙都快掉光了,只剩下一顆,平常靠堅硬的牙床咀嚼,但精神氣很足。大伯在這里住了10年了,平均每個月費用1800元(含水電費)。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說他很想得通,在別人家的小孩為爭遺產鬧架兒的時候,他老早已經把老房子賣掉,60萬,子女每家20萬分掉,為減輕子女負擔,他住進老人公寓,“住這里熱鬧點兒”。
這時候,我和羅大伯,以及兩個負責人大姐,三角定力,氣氛蠻尷尬,羅大伯欲言又止,負責人大姐說,事情已經解決了,老人家都跟小孩子一樣的,感覺地方小了,就不舒服了……
幼兒園園長說:
幼兒園那邊擠,小朋友不肯睡
幼兒園的小朋友為啥要到老人公寓來睡午覺?
老人公寓的負責人陳院長也即是幼兒園的園長,她說,幼兒園那邊擠,小朋友不肯睡,就睡過來了,辦法總比困難多,明天睡回去好了,準備買一批疊疊床,睡覺的時候攤開,睡好后疊起來,問題就解決了。
昨天下午2點42分,采荷老人公寓的西側通道,傳來小朋友們清脆的喊叫聲,帶隊的女老師講,“慢慢走,小心臺階”。好長一支小朋友的隊伍,三四個老師領著小朋友下樓,路口還有人看著來往的車輛,以規避危險。
小朋友們午覺睡好,蹦蹦跳跳地回幼兒園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