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近日,山東一所公辦小學取消一二年級數學課的舉動引發爭議。數學這門對學生來說從小到大的“標配”課程,低年級孩子不學到底行不行?鄭州的老師們怎么看?對此,大河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事件】
山東一所小學取消一二年級數學課
前不久,山東聊城市嘉明第一實驗小學宣布嘗試在一二年級取消數學課。
據報道,該校校長李志猛系數學教師出身,在2012年擔任小學校長之后,便開始籌劃此項改革,并于2013年嘗試招收了兩個班作為試點。在兩個試點班里,一二年級的孩子不再學習數學課,而是補充朗誦、國學、書法等課程。從三年級學生才開始接受普通數學課程。
李志猛稱,根據他常年從事數學教學的經驗,低年級的孩子記憶力好,邏輯性差,而數學恰恰是門需要邏輯的課程,且小學數學知識點不多,很容易讓低年級的孩子進入死記硬背的怪圈,因此在一二年級取消了數學課。
實踐至今,首屆實驗班學生已經開始上數學課,根據學校和部分家長反映,暫未發現這兩個班的孩子對課程不適應。目前,學校已有24個班取消了數學課。
同時,李志猛提出“玩數學”的概念,即開設數學活動課和數學展示課,老師帶著孩子做游戲,讓低年級的學生在玩中產生興趣,了解數學的奧妙。
【落地】
鄭州目前尚無小學取消數學課
此舉一經報道,即刻引發熱議。根據央廣網統計,七成網友反對取消一二年級的數學課程。有家長擔憂,把六年學的數學知識壓縮到四年內學習,只能增加學生負擔。不過,也有家長認為,這樣做影響不大,而且,取消數學科目,孩子有更多時間學習書法、閱讀,有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
據大河報記者了解,目前鄭州尚無小學取消一二年級數學課。而且,山東該校此舉也并非國內小學第一次取消低年級數學課。
1999年,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就對招收的首屆新生取消了一年級數學必修課,只上數學活動課,直到二年級才上數學必修課。當年第一批試點班的學生已經小學畢業,數學成績名列全區前列。
2004年,上海市靜安區愛國學校作為全國首個試水一年級課程實施變革的公立學校,取消一年級數學必修課。
而在杭州,第一所試驗數學改革的小學的首屆學生,今年已經上高一。2006年,拱墅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學校讓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每周上5節英語課,數學課則由原來的5節減成2節,此外還有一節鍛煉思維的活動課。
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杭州市上城區的金都天長小學也對一年級數學教學進行改革:原本每周四節的數學課減少至每周2節,這兩節課以活動游戲課的形式出現,主要教學生一些生活化的數學內容。例如,辨認元角分、大小、輕重、立體圖形等鍛煉數學視角和思維的課程。計算類的2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等,因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后移至二年級及以后。
【教師】
可以嘗試,但不要盲目跟風
對此,鄭州市金水區某重點小學的一名一線數學教師認為,對于取消還是保留一二年級數學的問題,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對此事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是沒有出臺相關政策,目前國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沒有取消一二年級的數學,標準中明確規定了具體的內容標準和具體的學習目標;二是對于大多數學校來說,還是要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為先,決不能盲從跟風,盲目追“新”,要冷靜為之;三是對于個別敢于創新的學校,如果有一支成熟的實驗團隊、學校領導有足夠的課程領導力、有一套適合本校一二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游戲或活動方案,還是可以去“嘗試”一下,但必須讓孩子在數學上得到真正的發展,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小心為之;四是每一個孩子在數學思維上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新”也好,“舊”也好,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是“萬能”的,必須兼顧到絕大多數孩子的發展,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方面得到不同的發展。
“對于一所學校而言,選用什么樣的學習模式,是取消還是保留一二年級數學,其實是四個字:適者生存。”這名一線數學教師說。
鄭州19中數學老師唐晨暉也稱“可以嘗試”。在他看來,取消一二年級數學課并不能完全不讓學生接觸數學,還是要讓學生打好基礎,比如背乘法口訣表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