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歷史性地寫入了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中山紀念中學校長賀優琳認為,全國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意義重大,反映國民對學歷普及教育要求提高了。
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與九年義務制教育有何區別,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義務教育是強制性的,如果地方沒有做到普及,就是違法,高中教育是非義務教育,普及不帶有強制性。”
從基本普及到普及,要求更高了
2011年出臺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
近日,教育部基礎二司副司長申繼亮在出席清華附中建校100周年的論壇上介紹,2000年我國高中階段的毛入學率在43%左右,到2014年已經超過86%。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已達到基本普及。
“從基本普及到普及反映了要求更高了。”賀優琳說。
賀優琳表示,高中教育的普及也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比如不少發達地區早已經普及了,但農村及邊遠地區發展相對滯后。
中職占高中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中階段教育不僅包括普通高中教育,還包括中等職業教育等多種教育形態,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28.9萬人,在校生1802.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萬人,在校生2400.5萬人。
熊丙奇表示,中職占高中教育的半壁江山,普及高中教育,目前關鍵在提高中職的質量和吸引力。目前中職教育存在萎縮現象,提高中職質量,關鍵在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讓學校辦出個性與特色,提高吸引力,則主要在消除對職業教育的歧視,不要讓職業教育低人一等。
據賀優琳分析,職業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一是學非所用,所學專業與就業不對口;二是社會用人對職業學校學生有歧視,不公平;三是,職業教育最高學歷是大專,影響了部分學生的學歷上升通道。“必須銜接好職業教育高中、大專、本科甚是更高學歷教育,才可能逐步化解普通高中熱、職業教育冷現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