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申請季并不平靜。2016年美國本科申請難度或再破記錄,學生數量繼續高速增長;中國大陸學生的平均SATI成績再創新高;16年SAT改革方案;中國學生經歷SATI考試狀況頻出的煎熬。
尤其是SAT考試的狀況頻發讓學生的申請變得非常被動。先是14年10月份香港SAT考試時間比往常推遲了一周,其直接結果是導致10月份的SAT成績無法在11月1號的早申請截止日期之前出來,學生的早申請選校因此缺少了一個重要的參考;然后大家紛紛更改自己的戰場,從香港的“萬人坑”轉向韓國、新加坡、臺灣、菲律賓、越南,甚至是印度和外蒙。一番周折后讓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隨之而來的才是真正的驚濤駭浪:10月、11月和12月三次SATI考試成績被延遲發布。因為SATI成績無法在申請截止日期之前出來,整個申請的節奏被打亂,首當其沖的就是選校。沒有了SATI成績的參考,很多學生在選校方面顯得非常茫然。
截止到2015年6月份,隨著美國大學公布最后一批等待名單學生(Waitlist)的錄取結果,2015申請季正式結束。同時,美國常春藤盟校以及其他名校也陸續公布了2015申請季申請結果。結果顯示,多所名校錄取率再創新低,例如哈佛從去年的5.9%大幅降低至5.33%。哥大從6.94%降到6.1%。根據目前留美學生數量每年的增長幅度可以推斷,2016中國學生或將繼續面臨美本名校的“史上最難申請季”。
SAT成績越高申請越容易?
“SAT成績越高,申請學校越容易”,這是絕大部分中國學生和家長容易有的一種心態。這個說法看上去無可辯駁,但真實情況可能恰恰相反。
根據全國每年近兩萬份申請數據進行統計,2013年,2300-2400區間的SAT分數,錄取TOP10名校的幾率在40%以上,2014年為30%以上,到了2015年僅為20%左右。此外,即使是2300-2400分的學生,在2013、2014年錄取TOP40、TOP50的概率還是100%,到了2015年,即使是2300+的學生,TOP40、TOP50的學校也無法保證100%錄取,這其中可能就存在想在分數上走捷徑的學生,然而事實證明招生委員會們都非常聰明的甄別了出來。
同時,盡管數據顯示“分數越高越有可能錄取好學校”,但這不代表“分數高就一定能錄到好學校”。事實上,分數越高的學生,存在“刷校”的風險越大,據分析,分數段在2300分以上的學生平均申請學校數量在12-13個,但平均錄取數卻只有3個,甚至比不上2000出頭分數段學生的中標率。這乍看似乎很不合理,但實際上這是因為,越是高分的學生,越容易進入“只把TOP10刷個遍就一定能有中的學校”這樣一個誤區,從而導致無法理性定位自身。
可以說,盲目選校是導致這些學生中標率偏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對高分學生來說,如何理性認識自己,定位自身,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避免盲目刷校,是最重要的功課。此外,由于分數高的學生普遍選校偏高,通常會以TOP30、TOP20、甚至TOP10的學校為主,沖刺校多過保底校。而這些學校由于競爭激烈,也會造成錄取難度增加。
名校錄取標準已不再局限于SAT成績
雖然分數高并不一定能錄到好學校,但SAT分數和錄取的結果還是直接呈正相關的。數據顯示,在2300-2400這個區間,可以明顯看到TOP30名校的錄取率遠遠高于其他分數區間,TOP20的學校錄取率高達50%,TOP30的學校錄取率更是高達70%。可見,無論何時分數都是硬道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SAT成績在2300-2400的分數區間和2200-2290的分數區間,TOP10學校的錄取率差距并沒有那么大:2300-2400的TOP10錄取概率是20%,2200-2290的TOP10錄取概率也接近20%。分析認為是因為美國TOP10的超級名校,對于學生的軟實力(課外經歷、文書質量等等)更為看中,相比之下SAT等硬實力的權重會有所下降。所以,對于軟實力超群的優秀學生來說,SAT是2200還是2400,或許并不是TOP10美國超級名校的第一考慮要素。
另外,在SAT分數水漲船高的今天,托福的作用反而是愈發不能小覷。托福的平均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區間,TOP31-50,TOP11-30,TOP10。盡管也有74分錄取TOP50學校的實例,然而錄取TOP50的托福平均分也有100分。這從一方面看,可以理解為即使是TOP50的學校,對托福的平均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家長和學生切莫認為托福只要達學校官網要求的最低分就可以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為學生提供了另一種申請策略:在并沒有特別優秀的SAT分數的情況下(SAT低于2000),考出一個較為理想的托福分數(100分左右的托福)或許會更有利于申請TOP50的學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