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2015年遼寧省社會科學學術活動月“中青年學者論壇”在東北大學漢卿會堂隆重舉行。
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姜曉秋主席,共青團遼寧省委副書記張鵬,東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熊曉梅,東北大學黨委宣傳部丁義浩部長,省青少年研究所負責人宮國鑫,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研工作部李紅部長,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孫春晨及東北大學、遼寧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大學、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等省內高校的中青年學者代表參加了論壇。
東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熊曉梅代表東北大學首先致歡迎詞。熊曉梅副書記指出論壇以“勞模文化與遼寧振興”為主題,是對東北大學勞模精神傳承、勞模文化研究和服務地方建設工作的推進和升華。東北大學90多年的歷史,從革命時期六十多位東大先輩為國捐軀,到建設時期四十多位院士為國做出卓越奉獻,現到平凡崗位上涌現出來的諸如毛炯輝、邵安林、王國法等全國勞動模范和劉積仁、柴天佑、張化光等全國先進工作者,他們身上折射出了一代代東大人勇于擔當的責任抱負,開拓創新的不懈追求,知行合一的學術品質,愛國愛校的赤子情懷,成為東北大學傳承歷史、開啟未來的動力源泉。
省社科聯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她指出,在遼寧建設、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勞模群體接連涌現、不斷壯大;伴隨時代發展,勞模精神薪火相似、不斷升華。勞模身上體現出的奉獻精神和“勞模文化”所蘊含的時代內涵,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是遼寧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不竭精神動力。今天,我們要重新認識和認真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模文化”,要高度重視勞模、關心愛護勞模、廣泛宣傳勞模,特別是要大力營造鼓勵創新創造創業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推動形成勞模輩出的生動局面,以崇高勞動創造、弘揚勞模精神所產生出的文化影響力,鼓舞和激勵全省人民,不斷譜寫遼寧未來美好的新篇章。
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研工作部部長李紅宣讀了2015年遼寧省學術活動月青年社科成果獎以及本次論壇的獲獎成果文件,并同與會領導為獲獎代表頒獎。
本次遼寧省中青年學者論壇的主題為“勞模文化與遼寧振興”。在論壇的主題報告中,受邀的專家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姜曉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孫春晨先后就“勞模文化與互聯網視域下遼寧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勞模文化的道德意義”等論題為與會者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在主題演講中,8位青年學者分別從對馬克思勞動思想的思考,遼寧老工業基地勞模人物史料情況的系統梳理,遼寧勞模文化的生成、特點、效應與傳承分析,“遼寧精神”的提煉和培育等緯度向與會者匯報了各自的研究進展和思考所得。青年學者們認為,勞模文化是遼寧的寶貴精神財富,可以為遼寧提升創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為遼寧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內核動力、為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提供力量源泉。面對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遼寧要突破發展困境,實現全面振興,必須充分發揮勞模文化的巨大引領、凝聚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