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這兩天,華中農業大學的一條新規引發討論:“學校發布了過去15天學生在食堂的消費記錄,餐費平均值在年級前10%的同學,將取消貧困生資格。”根據這一規定,學生們進行推算得出:想要獲得參評國家勵志獎學金或者助學金的學生,女生中晚餐的消費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
也就是說,今后要想被認定為貧困生,獲得助學金,食堂的消費水平也將成為參考依據。那么想問:難道貧困生就不能吃好點嗎?飯量大點的貧困生就不能取得助學金嗎?這個規定顯然不合理。
我們再去華中農業大學的食堂看看,以學校的博園食堂為例,該食堂有一個經濟套餐窗口,上面標明一葷一素加米飯3元,兩葷加米飯3.5元。菜品比較簡單:像是豆芽炒包菜、黃瓜炒香腸、大白菜炒肉等。其他套餐窗口,一葷一素每份7元,兩葷一素每份9元。菜品就豐富得多,比如:粉蒸肉、油淋茄子等等。這就意味著,作為一般的情況,吃飽吃好應該在7元上下。
這造成的結果就是,如果有困難學生要申請助學金,今后就只能望著粉蒸肉流口水,哪怕其他沒有任何開銷,也不能獎勵自己吃頓好點的。同時,這一規定沒準還會“誤傷”很多飯量大的困難學生,今后都會因此而瘦身成功。
對于貧困生的認定,應更加寬容。可以讓老師多觀察多與學生接觸,這樣來區分和關愛貧困生才是“勤政”的表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