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與杭州捷諾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一款自主研發的生物3D打印工作站“Regenovo 3D bio-print Work Station”。利用這款新的生物3D打印設備,科學家“打印”出肝單元“Regenovo 3D Liver”。這兩項研究成果獲得了相關863計劃項目專家鑒定組的肯定,認為其不但推進了3D打印人工組織器官的研發進程,也為新藥篩選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將推動中國新藥創制與開發。
成人肝臟由50到100萬個稱作肝小葉的單元組成,肝小葉是肝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模仿肝小葉結構制備肝單元,是制造人工肝臟的關鍵步驟。在國家863項目資助下,捷諾飛公司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省醫學信息與生物三維打印重點實驗室”聯合攻關,在過去10年中逐步解決了細胞3D打印成活率低、組織功能誘導難和大規模量產障礙等一系列難題,在今年實現了具有穩定功能3D打印肝單元的批量生產。
這一成果不但推進人工肝的研發進程,對創新藥物開發也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團隊負責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徐銘恩說,以往的生物3D打印設備是以工業需求為主,根據醫學等方向的需求進行調整。有別于此,“Regenovo 3D bio-print Work Station”緊扣生命科學和醫學需求,自主構建和完善了整個技術平臺,將生物3D打印設備變成一個穩定、易用、多功能和可擴展的一體化工作平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