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本意是為學生減負的新高考制度
因為考試機會多了,學生反而感覺壓力更大了
昨天(19日),浙江省“新高考”首次學考、選考的全省范圍適應性測試舉行。
雖然各高中學校的老師此前已被省教育考試院告知,此次模擬測試試卷并非是新學考和選考的樣卷,僅是讓考生們熟悉一下考試的難易程度而已。但因為是新學考、選考的首次練手,還是受到了很多關注。
那么,新高二的同學是如何備戰新學考、選考的?昨天,記者蹲點杭城多所高中,一探究竟。
數據>>>絕大多數學生都只參加學考
按照新高考改革方案,10月的“新高考”首考將高中學考(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選考相結合,考生可以在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中選擇3門為選考學科,其余4門作為學考學科。同一科目提供學考和選考兩種試卷。學考滿分70分,只考“必考題”,選考則在學考“必考題”的基礎上增加30分的“加試題”。
只參加某學科學考且通過的同學,只獲得高中學考等級,作為高中畢業依據之一。參加選考的考生,通過70分“必考題”后即可獲得高中學考等級,再與加試題的考試成績相加,根據分數之和來獲得高考選科科目等級賦分。其中每個學生的3門選考學科,分別有2次考試機會,取最高分記錄,成績兩年內有效。
9月14日,我省“新高考”的首次學考、選考已經完成報名。昨天,記者從杭州多所高中了解到,此次“新高考”首考中,絕大多數學生都只選擇參加學考,但也有極個別學生選擇挑戰選考。
例如,杭州學軍中學新高二學生有590人,其中有566人選擇技術科目作為學考科目,有466人選擇政治為學考科目,還有451人選擇歷史、385人選擇地理為學考科目,僅有2名同學報考選考。
在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此次報考地理學考的有350人左右,報考歷史學考的為290人左右,還各有200人左右分別選擇物理和化學作為學考科目。僅有1人選考化學。
而在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選擇物理作為學考科目的學生是最多的,有271人,占報名總數的59%;其次是歷史,有254人報名學考;此外,還有212人選擇化學、209人選擇地理作為學考科目。僅有6人報名選考。
杭州源清中學情況也比較類似,報考學考人數最多的是歷史,有300人左右,其次是地理,也有同學報考物理、化學。但僅有1人選考歷史。
“各學校各科學考報名人數不同和學校的總體布局、開課進度、學生生源都有關系。”杭師大附中教學處周主任分析,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選擇上也會出現分化。
總結下來看,多數學校的學生今年10月的學考報考科目都集中在物理、化學、歷史、地理四科。“這其實也是延續了傳統做法,以前的會考就是高一下學期末考歷史、地理,高二上學期末考物理、化學。”源清中學學生處副主任、高二年級組組長屠老師說,因為“新高考”實施后的第一屆學生還處于試水階段,據他了解,這也是多數學校的做法。
極少數學生試水選考
從以上這些數據不難看出,選擇在“新高考”首考就試水選考的同學,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如果按照學校的教學進度,我對學科的掌握程度還不足有把握參加選考。再說,畢竟是首次,我也想先觀望下看看。”學軍中學高二學生小蔣告訴記者,她知道同年級有個同學報名了政治選考,但學校連政治必修課都還沒上完,報名的同學應該是趁暑假在校外補了課,提前學了。
杭州高級中學和源清中學各有一名同學報名歷史選考。
“據我了解,這名同學考慮是比較成熟的,她學習了所有考綱,具備參加選考的能力。”杭州高級中學教務處的包老師說。
源清中學報名歷史選考的同學,在報名前也和高二年級組組長屠老師商量過。“他為了能夠參加選考,早早就已經準備起來。首考報名選考的人數相對較少,也是他的考量之一。”屠老師說。
而杭師大附中高二的女生陳冰潔昨天已經在適應性測試中試了一把地理選考難度的題,“感覺沒我想象的那么難,我能在規定時間里做完,感覺不錯。”
選擇地理科目來參加“新高考”首考的選考,冰潔也有自己的考量。“我比較擅長地理,而且我估計這次報名選考的人少,競爭相對可能沒那么激烈,所以就試一試。”冰潔說,學校還有一本半的地理選考教材沒教,自己為了趕進度,不光暑假進行了自學,還報了半個月的培訓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