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停止審批改制學校,“公”“私”不分的學校將停止招生
一所學校要么公辦,要么民辦,不能穿著公辦的外衣,又按民辦學校方式進行高收費。市教委昨日發出通知,對公辦學校參與的社會力量辦學進行全面清理整頓,“公辦”、“民辦”身份不能清晰的學校,將停止明年秋季招生資格。
近幾年,我市一些區縣對公辦普通中小學進行了辦學體制改革,有的將公辦中小學轉制為社會力量辦學,也有公辦中小學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導致“公辦”“民辦”難以分辨,一些學校借機進行亂收費。
為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我市將停止審批一切學校改制。對于已批準的改制學校必須嚴格做到“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辦學,不能與公辦學校混同辦學,必須做到“四獨立一分離”,即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實行獨立的財務會計制度、獨立招生、獨立頒發學業證書、具有與公辦學校相分離的校園和基本教育教學設施。
從本月起,市教委將加大查處力度,對經審核不符合規定的改制學校,必須限期整改,對經整改仍不符合規定的學校,將取締公辦學校的參與資格。學校由民辦學校獨立舉辦,或將學校直接歸屬參與的公辦學校,明確為公辦性質。
市教委表示,自今年秋季起,我市擬用兩年時間完成普通高中改制學校的清理規范工作。清理規范后明確為民辦學校的,要落實民辦學校的法人財產權,將學校的資產過戶到民辦學校名下。公辦學校作為民辦學校的參與者,可依法取得合理回報,但不得抽調和挪用民辦學校的資產。
市教委此番還明確了對改制學校最后清理期限,在今年12月31日前,不能按有關法律法規徹底規范的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2010年秋季將停止招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