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研招訪談系列】山東財經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成了我國近年來的熱點話題。相對于國家投資的公共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是按照工業化標準,進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生產、儲存及分配的活動。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文化產業既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又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關鍵所在。在這樣的背景下,我院成立了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日前,該院帥震副院長就2016年的研究生招生情況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問:首先請帥震院長為我們介紹一下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基本情況,方便各位考生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答: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成了我國近年來的熱點話題。相對于國家投資的公共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是按照工業化標準,進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生產、儲存及分配的活動。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文化產業既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又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關鍵所在。
2004年初,國家教育部在全國高校中首次增設“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其學科內涵在于:它是以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和管理為研究對象的,與藝術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相互交叉的學科。山東財經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自2007年開始進行本科招生,發揮本校經管見長的優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社會認可度很高。2012年4月申報自主交叉學科并于2013年通過,2014年實現碩士研究生的招生。目前,該專業設置在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之下。
問:那還請帥震院長為我們介紹一下該專業近年來的研究生招生情況,以及這個專業的行業背景和就業情況。
答:目前山東財經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設有一個碩士授權點,就是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目前已有兩屆研究生,在校生共有7人。其中從生源來源看,有三人來自于本校本專業,其他四人來自于外校其他專業。
當下,從世界范圍來看,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強弱的重要指標。我國的文化產業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是初具規模,但從文化市場來看,文化產品及服務的有效供給嚴重不足,文化產業的廣闊資源還沒有被充分激活。和國際社會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還明顯滯后,懂得文化產業運作規律的專業人才奇缺。
在今天,以新媒體為載體的文化軟實力建設對于構建和發展國民文化而言,不但不可或缺,而且至關重要。隨著文化產業結構的持續調整,政府部門將重點支持文化科技、原創、品牌、出口等領域;一批企業將陸續上市。政府將加強與企業的對接,實現可持續發展。跨界融合還將繼續,技術應用促進文化產業的成熟,大數據的運用將為文化企業帶來成本的下降。
文化產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的產業,在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過程中,文化產業人才的作用尤為突出。大力加強我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建設,積極培養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文化產業管理這個專業的發展走過了第一個十年的外延式發展階段,現在進入一個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它既包括傳統的廣電影視、報業出版、演藝娛樂、藝術品市場、文化貿易與投融資、文博收藏、文化旅游、廣告會展等,又包括新興的數字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畢業后的主要去向涵蓋了這兩大方面,具體有以下去向:
⑴在高校和研究部門從事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管理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教學。
⑵在文化管理部門、文化宣傳部門從事管理工作。
⑶在廣電影視、報業出版、廣告、演藝、藝術品市場等文化產業的各個行業、部門中的綜合管理層中,從事策劃、制作、營銷的實際工作。
⑷在新傳媒產業、網絡音樂產業、動漫游戲產業等新興的“數字文化產業”領域中從事相應的工作。
我們將追蹤研究生將來的就業情況。
問:那么我們看到這個專業近年來不僅在招生環節,而且在就業方面,也是很不錯的,這些都離不開我們研究生導師的辛勤付出,在這里您是否能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文化產業管理學科的師資力量情況。
答:我校的文化產業管理學科已經擁有了一支高水平的學科專業人員,目前已有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到總人數的60%以上,具有高級職稱的占到60%以上,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占到絕大多數,因此是一支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教學和研究隊伍。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目前,圍繞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形成了以下幾個研究方向: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文化生產與消費、文化產業項目策劃與運營以及文化企業管理等。
近年來,本專業教師主動承擔國家、企業和社會的文化產業科研課題,提高文化產業的研發水平,共主持國家社會科學項目3項,教育部項目2項,省級項目多項,發表高水平論文30余篇,在全院起到了帶頭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