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迎來了近3000名境內外本科新生。今年,學校以“愛”為題,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服務措施,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讓迎新工作更為周到、貼心,從而幫助廣大新生及家長盡快熟悉校園環境,融入大學生活。
“四卡”開啟精彩校園生活
新生報到當天,華東政法所有新生都可到指定地點領取由校團委特別定制的“入學賀禮”,讀書卡、感謝卡、團團卡和思念卡。
在讀書卡上,為所有新生精心推薦了100本大學必讀書籍,希望新生能在書香中開啟校園新旅程。感謝卡旨在引導新生學會感恩,新生可以在卡片上留下聯系方式并寫下對志愿者團隊的感謝話語,迎新結束后,校團委將對感謝卡進行統計,集齊10張感謝卡的志愿者可到團委兌換團團公仔一個。團團卡用于活躍校園氣氛,為新生融入新環境,結交新朋友提供幫助,新生可在卡片上寫下自己的聯系方式,送給大學里第一個想要認識的朋友。最后一張思念卡是校團委為新生特別定制的明信片,新生填寫好相關信息后,團委將進行代寄,把這份思念送給遠方的朋友。
同時,華政團委學生會還為每位新生準備了新生大禮包,內附華政獨家定制的迎新手冊和手繪地圖等一系列華政周邊,為新生了解華政提供一手新鮮資訊。
全程微笑服務實現無縫對接
今年,華東政法共組織了200余名志愿者開展校內外接站、引導、咨詢工作。分別在上海站、上海南站、3號線宜山路站、虹橋高鐵站、松江站、松江南站安排了咨詢和引導人員,在學校東門、西門、北門、五期學生公寓等重要出入口設置了志愿者服務點,為新生和家長提供搬運行李、介紹報到流程等一系列貼心服務。同時,還在9號線松江大學城站安排了往返接駁車接送各位新生和家長,并指定志愿者隨車進行校史校情講解。
在迎新工作籌備階段,華政對所有志愿者展開了專業培訓并制作了迎新培訓手冊,除了要求志愿者熟悉報到流程和各項校園咨詢外,還要求所有志愿者提供微笑式志愿服務,讓所有新生和家長感受到共青團的溫暖與朝氣。
與前兩年相同,今年華政團委將繼續與中國移動合作,在迎新當天的指定攤位設立電話亭,新生到校后可以免費打長途電話,向家人報平安。此外,華政團委還通過贊助商免費為新生發放2000瓶飲用水。
9月6日至12日每天12:00至21:00,華政團委還開通了團學熱線,并安排志愿者輪流值班,為新生答疑解惑。此外,我們還將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在微信公眾號“華政青年”和服務號“華政青年服務站”上及時推送開學新鮮資訊,暢通咨詢渠道,提供實用的入學攻略。
為了記錄下迎新美好時刻,華政團委派出了多位攝影記者抓拍各位新生和送行家長的100個動人微笑瞬間,并在四年后,學生畢業離校時贈送學生,為新生和家長留住記憶。
關愛學生也關心家長免費愛心帳篷傳遞溫暖
為了解決入學季松江大學城賓館酒店爆滿,新生家長住宿難的問題,去年華東政法在學校體育館內首次搭建了50頂帳篷供家長入住,解決了不少家長的燃眉之急。
今年,“愛心帳篷”活動再次升級。校團委采取了眾籌“借”帳篷的方式,在其官方微信平臺“華政青年”上向全校師生、校友和各界社會人士發出倡議,希望大家能將閑置的帳篷“借”出為新生家長提供住宿便利。
目前,在全校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華政團委共募得愛心帳篷330頂,將在9月5日至9月7日期間安置于學校體育館及團學活動館內,每頂帳篷可住2人。同時,校團委還將為每頂愛心帳篷提供防潮墊及部分睡袋,并開通“華政青年”微信提前預約和現場預約。
學生趙璐瑤的家長坦言:“條件雖然沒有賓館好,但是很感謝學校,如今酒店價格昂貴并且預訂很難,所以說這次的服務真的很人性化。”
“到了晚上,為確保家長以及財務的安全,我們都會安排人員晚上進行巡視”華政團委聯絡中心的副主任顧方舟告訴記者,他這些天都會住在帳篷里,為確保家長們能夠報名預訂,會一直堅守崗位。“雖然這些帳篷只能用短短幾天,但是這一頂頂都是來自學校、老師、同學和各界人士的愛,“愛心帳篷”的活動會繼續做下去,我們也將愛心繼續傳遞下去。”
來自西藏的藏族同學達珠說,她的父親也是提前預約到帳篷之后就順利住進去。“爸爸住進了帳篷,雖然條件不是那么好,但是在學校里面,報名很方便,不用趕路,我們人生地不熟,也不怕迷路了,所以爸爸還是特別滿意”。
記者了解到,9月4日,在發現有不少外地新生家長提前到校卻無處可住之后,學校決定當晚提前開放愛心帳篷,為辛苦送行的新生家長提供免費住宿服務。截至9月5日下午,共有約110名家長在“華政青年”微信平臺預約了帳篷,有37名家長在現場完成了預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