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育部創新團隊事跡材料
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是以“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重點科研基地為依托,對以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拔尖創新人才為核心、從事國家重點發展領域或國際重大科學與技術前沿研究的優秀創新團隊給予重點資助的項目。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多年來活躍在科學研究第一線,共有兩個創新團隊入選該計劃。
一、“能源高效利用的化工反應分離集成技術研究”教育部創新團隊
“能源高效利用的化工反應分離集成技術研究”教育部創新團隊由余國琮院士領導的化學工程和工業催化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的主要骨干教師組成。李永丹教授被推舉為帶頭人。
該創新團隊的研究方向為能源高效優化利用的化工反應分離集成技術中一致性的工程科學基礎問題。主要解決化石能源資源的優化利用、生物質能源的綠色加工過程及高效能源轉換等過程中的高效反應與分離技術等社會需求,強調過程的集成和高效節能。核心科學內容為催化活性中心在多尺度三維優化結構中的組裝,顆粒內和結構單元中的流動和傳遞原理,顆粒、膜、與結構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工程化應用,相、界面、晶界及孔中傳遞的數學物理模型。
二、“生物加工過程的定量分析與系統整合”教育部創新團隊
“生物加工過程的定量分析與系統整合”教育部創新團隊主要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春霆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及長江特聘教授孫彥教授和劉昌俊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元英進教授,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姜忠義教授,聞建平教授,張金利教授,李韡教授以及趙學明教授,馬平生教授,董曉燕教授等組成。由孫彥教授主持。
該團隊圍繞“生物信息學與代謝工程”,“細胞培養工程”,“化學生物轉化過程”和“生物分離工程”四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開展了相關的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通過“985”二期建設,目前已發表SCI收錄論文近300篇,其中I,II區論文100篇以上獲得“973”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國家“863”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4項;申請專利50項以上。目前正在積極爭取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