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試的時候誰都想要取得令人羨慕的高分成績,于是就有了作弊這一現象啦。但是同學們可清楚這樣一個殘酷事實呢,就是美國留學考試作弊等同于學術自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考試作弊的嚴重性吧。
2007年,美國杜克大學福克商學院爆出了20名中國留學生集體舞弊的案件,這無疑令整個中國留學生群體蒙羞,然而直到今天還是不斷有留學生考試作弊的問題出現。據了解,在美國學校尤其是私立名校的考試是不監考的。學生可以選擇在教室完成考試也可以把試卷帶回宿舍,只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將試卷送到指定地點比如老師的信箱就可以。
咦,這么寬松的考試制度拿高分不是很容易呀,但是“過來人”提醒,在美國考試作弊相當于學術自殺!我們接下來就看看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吧。
留學生須嚴守“榮譽規章”
記者了解到,一直以來,美國高校學生都自覺遵守“榮譽規章”(Honor Code)制度。“榮譽規章”是美國開國之父、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弗遜在自己的母校威廉瑪麗學院首先建立的,這項規章迄今已經執行200多年。
學生入學時,都要手寫并簽署一份“榮譽規章”,以作為學術誠信的保證,承諾自己的所有考試和書面作業既沒有剽竊行為,也沒有違反其他的道德規范。有的學校要求更為嚴格,學生在每一場考試時都要寫下“我以我的人格保證我沒有在這次考試中違反榮譽規章”的誓言。
盡管課外作業并不在榮譽規章的約束范圍之內,但學校也會有保證誠信的要求。例如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會計專業,老師對考試誠信規則再三強調,學校對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行為都有嚴格的判斷標準和懲罰措施,學生還要在文件上簽字。每門任課老師在第一堂講的都是誠信問題。而且每次考試都要簽一個誠信書,注明試題由學生本人獨立作答。可見學校對誠信的重視程度。
即使開卷考也別“參考他人”
“我當年去美國留學,差一點也作弊,至今想起來還是有些慚愧。”1989年,曾經作為訪問學者到卡耐基·梅隆大學留學的ken說,起初對美國大學的開卷考試非常不適應,“比如用計算機設計一個機器人,幾乎每年都出同樣的題目,要求用一個復雜的算法計算機器人動作的陰影。”
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ken自然就想:如果能參考一下以前學生使用的算法,之后再考慮有沒有其他算法,豈不是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嗎?“哪知道,我剛向一位學長說起這個念頭,立即被他嚴詞勸阻,而且他很嚴肅地向我講解了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誠信守則。想想自己的身份,我立刻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了。”至今,ken仍對當年自己的愚蠢念頭耿耿于懷。
“在美國,作弊相當于學術自殺。”ken表示,直到今天還是不斷有留學生在考試中作弊,被抓到時,有的學生甚至以“在中國大家都這樣”為由,替自己辯白。Ken提醒,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出現的誠信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差異造成的。“這和中國的應試教育強調分數有關。在標準化考試下,學生只會背答案,或是題海戰術,通過考前大量補習,甚至‘刷機經’的方式來獲取高分。習慣這種考試方式的留學生很可能會受到引誘,想要通過便捷的方式獲得高分。”
最后再提醒同學們一次,當心!美國留學考試作弊等同于學術自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