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周,新學年就來到了。多少欣喜,多少期許,多少擔憂……在這段日子里只怕會格外洶涌。幼兒園也好,初入小學也罷,就算上到中學、大學,也繞不過一個“新”字。萬事開頭難,新生特別囧,再難再囧還得向前沖。
幼兒園的好話說了一籮筐,可孩子偏偏不買賬,老師有心來家訪,竟以一躲二哭來應對。眼看開學在即,家住東方馬城的李女士糾結了:要不要等孩子情緒穩定些再上幼兒園?
李女士說,由于工作經常出差,兒子從小絕大多數時間是由外公、外婆照看。老人深諳責任重大,平時照顧得精細看管得緊,導致兒子比較內向膽小。轉眼年滿3歲,孩子該上幼兒園了,可每每提到幼兒園的話題,兒子總是一副怯怯的樣子。前兩天,幼兒園的老師專程來家訪。盡管之前他們已在家預演過如何做一個有禮貌的乖寶寶,可老師真正上門后,兒子居然躲在房里不肯出來。更尷尬的是,當她軟硬兼施把兒子哄到老師面前,老師才問了兩個問題,兒子就突然大哭起來,還一個勁兒嚷嚷,“我不去幼兒園,我不上……”
“在自己家里,我們還在身邊都哭成這樣,萬一送到幼兒園還不曉得鬧成什么樣,哭狠了肯定不會好好吃飯,搞得兩天就搞病了。”李女士說,她的朋友建議她暫緩送孩子上幼兒園,一來讓孩子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二來等老師把其他伢安撫好后再入園,老師就能給予更多關照。
湖北省商務廳幼兒園園長杜蘊認為,新生入園哭鬧是正常現象,這是分離焦慮癥的一種表現,有的孩子兩三天就能適應,有的孩子需要一周乃至一個月。應對分離焦慮癥,家長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家長表現得越難以割舍,越多擔憂,孩子一哭鬧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堅持入園的,反而會延長孩子的適應期。
關于“止哭鬧”,海麗達武漢四季花城幼兒園有關負責人送出3個小貼士:
送入園后趕快撤;當老師接過寶寶以后,父母最好馬上離開,不要在幼兒園逗留,更應避免出現寶寶在里面哭、父母在外面“哭”的情況。
幫老師多了解寶寶;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便于老師更多地了解寶寶,更好地照顧寶寶。例如,有的寶寶一哭鬧就要小便等等。隱瞞孩子潛在或已經表現出來的生活陋習或性格,非常不利于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教育。
精神準備至關重要;家長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里交談時,不要使用類似“寶寶哭得好可憐,怕不怕啊……”之類的語言誘發強化孩子的不良情緒。應該輔以夸獎、鼓勵、正面積極引導為主的語言暗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