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和馬鈴薯的曠世姻緣”“穿越古代看人生”“定理冠名狂高斯”“汪星人在中英文的內涵”“改編自《菊花臺》的化學歌曲《實驗臺》”……如果有人告訴你,這些都是高中微課程的內容,你是不是會“嚇一跳”?
近日,雙十中學初高中銜接系列微課正式上線。初三畢業生羅煒濤先睹為快后,忍不住為老師們的創意點贊:“沒想到復雜的高中知識也可以變得這么有趣,而且簡單易懂!”
【短小精悍】
每節只有幾分鐘既有趣又長知識
據了解,本次初高中銜接系列微課是立足于雙十中學與企業合作開發的微課app。該微課app面向全市學生免費開放,學生通過手機軟件便可感受雙十名師的風采,并為即將到來的高中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首批上線的初高中銜接系列微課共有136節,涵蓋了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心理等高中學科。30位雙十名師,以及多位雙十優秀學子參與了錄制。校方透露,在課程正式上線前兩天,微課平臺已開放注冊。截至昨晚,點擊率最高的一節課已經達到1800多次。
每節微課只有幾分鐘時長,但其中蘊含著“大智慧”。首先要能調動學生,讓他們覺得有意思、有興趣,這些課程才有價值。
雙十中學高中英語老師張璐在其中一節微課里,向學生傳授如何通過看美劇和英劇提高英語口語。怎么選擇合適的劇目?看的時候注意哪些細節?張璐說,這些學法上的指導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老師們通過一系列趣味微課程,用寓學于樂的方式,為新高一學生鋪就通往高中校園的快樂通道。
【方便快捷】
隨時隨地可觀看,讓學習無所不在
微課依靠新的思維方式并借助新的技術手段,在多個維度實現了教育方式的重要變革,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產生了顯著的積極影響。
雙十中學副校長姚育青說,微課極大地改變了學習方式,它為無所不在的“微學習”創造了可能。
微課程時長短,內容一般只涉及一個知識點,學習時不需占據大段時間,也不會帶來學習強度上的壓力。學生利用手機或者電腦,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觀看,學習變得無所不在。而免費開放的在線平臺,又打破了學校之間的圍墻壁壘,擴大了優秀教育資源的覆蓋面,讓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惠及每一個學生。
新技術手段對于促進教學是否真能行之有效?今年2月,雙十中學已在數學、物理學科上,特設了四個“教育信息化試點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老師將重點、難點及課后作業講解,通過教師端系統發送到班級學生手機上;學生完成作業后,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觀看視頻,并與老師互動,無論是作業、小測、大考,學生都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問,尋找解答。通過這種方式,試點班的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也大有起色。
姚育青表示,今后雙十中學還將加大對微課的投入,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微課的學習和錄制,讓微課為課堂教學增光添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