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浸著絲絲涼氣拂過山頂,拂過郁郁蔥蔥的白楊,拂過孩子們燦爛的臉龐,7點,崮崖已早早醒來。離早讀開始還有半個小時,孩子們在教室門口的空地上玩得熱火朝天。幾個大點兒的孩子在有模有樣地打羽毛球;小一點的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下,黝黑的小臉上滿是喜悅和快樂;小姑娘們安靜地坐在臺階上,說著各自的悄悄話兒。7月26日,山東理工大學摯愿支教,筑夢巍沂理工青年網站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崮崖小學已經4天了,各項課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深眸藏不住憂思,支教隊員解浩靠在教室門口,看著這群嘻戲打鬧的孩子,臉上卻沒有絲毫喜悅。
這是解浩第二次以支教隊員的身份來到這里,去年夏天,他同20位90后大學生一起,來到這片承載起紅色沂蒙精神的土地,努力用自己的手掌托起孩子們的夢想。去年的最后一節,他為孩子們講述了夢想的意義。昨天,當他在給孩子們上的第一堂課中問到你們有沒有想走出這里,去實現自己夢想的想法時,得到的卻是孩子們出奇一致的回答:沒有!
他們個子長高了,知識豐富了,可我越是看到這個,就越是害怕,怕不能幫助他們做得更好,一個小朋友拎著水杯從門口跑過,解浩望著他說道:去年他還很小,今年已經長成一個小胖墩了。看到幾十雙小眼睛盯著我,問我什么是夢想,突然的,我就不知所措了,甚至開始懷疑我到底能給他們帶來什么,恍惚想起自己去年最后一節課的主題是:開眼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實我們沒有什么不同。
公益不是精英奉獻以后的自我陶醉,公益更在乎的是實效。那半個月的時間,支教隊員究竟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校長,你說我們的支教有意義么?孩子們為什么就不想走出去呢?在一次偶然的交談中,解浩向崮崖小學校長杜九洲傾吐了自己的困惑。
不,你只是沒有真正了解實情,在作文課上,就有位同學寫道我希望能變得很厲害,把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就連我也覺得非常感動,杜校長告訴他:不要懷疑自己,你們教的課程很有用,當時六年級的同學現在升入初中后,明顯比別的同學開朗許多,他們表演節目時,都表演的你們教的東西。
我不想用填鴨式教育方式去塞滿孩子們的學習世界,支教隊員張童說道。農村教師資源相對缺乏,教育手段也比較單一,支教隊員要做的,就是豐富課堂教育方式,結合他所學課程,給他們進行一些拓展,激發其學習興趣,授之以學習之漁。
有時我會跟他們討論一些諸如什么是夢想之類的問題,有了自己一套判定事物的標準,不管再經歷什么,也能如蓮花,不蔓不枝,四時有序,出淤泥不染。任雪嬌說道。或許他們沒有能力改變孩子們生活的大環境,但他們能給予孩子們一層鎧甲,讓孩子們即使在燈紅酒綠、物欲橫流的世界中,在缺少家庭教育的情況下,也可以健康、茁壯地成長。
貧窮,帶給孩子們的可能是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局限,在經濟條件和思想教育條件相對低下的情況下,隊員們希望可以盡可能地改變他們心中落后的觀念,培養他們一些好的習慣。懂禮貌,不要喝涼水,不能恃強凌弱,通過支教,在他們內心種下一顆積極而正確的種子。
而對于支教隊員,在不斷的接觸中,他們可以了解到農村教育現狀,對孩子們的心情也能感同身受。帶著這些感受、這份感情,在接下來的漫長的歲月中,不僅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讓周圍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且可以幫助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誰都有權利擁有更好的生活,他們需要的是希望,我們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的精彩,給他們這個希望。解浩清澈的眼眸映著遠處巍峨的高山。如果他們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那我們就做發現玉石的工匠,將他們帶離險遠之地,為他們去除身體中的雜質,讓他們知道有無限雕琢自己的可能,剩下的細節,就讓他們在未來漫長的歲月里,自己細細雕刻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