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對于考生高考移民都受到了嚴重的懲罰,這也是對高考的一個公平公正的態度,對于高考移民已查實“高考移民”1500余人,其中,參加高考后被取消高考成績和錄取資格的考生達13人。這無疑是對高考移民的考生致以最嚴重的打擊。
內蒙古一考生王婷萱涉嫌“高考移民”,2014年無緣高考,2011年8月王婷萱將戶口從河北張家口遷至集寧,同年8月通過當地中考被集寧一中錄取。然而,2014年高考報名時,王萱被拒之門外,校方和教育部門給出的理由是涉嫌“高考移民”。
之所以不能參加高考是因為材料顯示王婷萱在校連續就讀時間不足兩年,這不符合內蒙古出臺的相關高考規定。
于是,王婷萱向烏市集寧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令集寧區教育科技局和集寧一中,連帶賠償其因未能參加2014年普通高考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70631元、精神撫慰金20萬元。集寧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被告作出的教育行政管理具體行政行為合法,判決原告敗訴。
對于高考移民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高考移民’主要圖的是擠占部委院校本科一批計劃招生名額,上更好的大學。內蒙古今年有18.9萬人參加高考,國家下達全區的本科一批部屬高校招生名額只有6000余個。”據記者了解,上訴人王婷萱的家長也是河北省公職人員。
想必現在嚴厲打擊高考移民也是為了維護招生考試工作的嚴肅性和公信力,對于高考移民來說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它的產生既有教育的內部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個別省份的戶籍、學籍制度管理不嚴才導致大批的高考移民現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