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家住東城區北新橋街道的謝爽女士帶著女兒在東城區雍和宮小學順利辦完了新生入學手續。這所原先每年只能招收50余名新生的“小土豆”學校,從去年開始火爆起來。“自去年起,這所小學與優質初中東直門中學就形成九年一貫制了,孩子六年后畢業可對口直升。”謝爽說,鄰居們不再為孩子擇校折騰了,因為家門口至少就能上好9年學。
作為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區,東城區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作為著力點,以公平作為標尺,最終以辦人民滿意的國際化與現代化教育為根本目標。自2014年至今,東城區在義務教育階段同步推出“縱橫”舉措,并將高中優質資源對口下放,巧打區域教育改革“混合”牌,破解擇校熱,將優質教育公平落到實處,讓百姓得到實惠。
把教育“蛋糕”做大
是否滿意百姓說了算
自去年年初開始,東城區率先邁出了區域教育綜合改革的步伐。在改革的進程中,東城區教育形成的共識是解決“公平”。這是一個很樸素的道理:當溫飽還不能滿足時,人們最關心的是能否吃飽,有沒有衣服可以蔽體;當物質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人們就會希望獲取更高利益。同理,當每個孩子都有學上時,家長的方式,通過二批次電腦派位隨機產生40名學生,今年9月1日,他們將以游學的方式到二中分校讀三年,但學籍為24中。
今年起,東城區將探索初中與高中相互銜接的六年一貫人才培養機制。從今年秋季入學的新初一學生開始,114中學符合條件的學生未來初中畢業時100%直升11中高中。
此外,東城區還將探索普通初中設置三年后對口直升優質高中學生比例。今年,該區選取了50中分校、54中等11所普通初中校作為試點,今秋入學的新初一學生,三年后符合條件的學生將按中考成績由高到低選取前40名進入對口直升的高中校。
秦驍是新開路東總布小學六(2)班的學生,他是北京市三好學生,所以在今年小升初一批次志愿中填報了五中分校和166中學。若一批次未被錄取,按大派位將很有可能去第24中學。“24中也不錯,還有可能會被選中去二中游學,離家很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