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共同體是指政府、高校、社會、教師和學生等各構成要素以培育和提升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培育載體,它是推進實施“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計劃”的重要基礎。構建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共同體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政府、高校、家庭和社會的通力協作,又需要專業課程、校園文化、教師和學生等教育教學各環節各要素之間的協調統一。因此,亟待進行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共同體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切實推動高校實踐育人,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搭建課堂內外深度融合的培育共同體
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深度融合是指高校搭建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共同體過程中要推進理論教育向實踐教育延伸、課堂教學向課外實踐拓展、實踐教育向理論教育滲透、課外實踐向課堂教學推進。在搭建過程中,學校黨委要發揮主導推動作用,組織各相關職能部門、各院(系)加強對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工作的深度研究、科學規劃。一是要認真總結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經驗,制定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標準,制訂教學計劃,編寫參考教材,修訂人才培養計劃,將培育實踐能力納入學生培養方案。二是建立健全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指導教師的選拔、培訓和管理制度,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切實提高指導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三是設立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的專項經費,將培育經費納入學校財務預算,做到專款專用。高校要逐步提高培育經費在經費支出中所占比例,積極爭取社會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培育經費投入。四是完善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的考核評估。從重視程度、組織實施、主要特色、最終效果等方面制定科學有效的考評制度,全過程考評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工作。五是成立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指導教研室。根據各專業實際,具體負責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的總體設計、實施、考核、總結等工作,促進培育實踐能力與專業教學環節的深度融合。六是拓展實踐教學資源。通過創設大學生科技創新品牌項目,規劃大學生“實踐版圖”,創建以職業實踐體驗為教學目標的大學生“實踐教育指導服務站”等方式,拓展實踐教學資源。
組建師生協同合作的培育共同體
師生協同合作是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以調動學生投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實踐教學過程完全處于師生之間協同合作、互相促進的狀態。這種協同合作包括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合作。教師之間的協同合作是指高校根據各專業師資力量和學生實際而形成的學生專屬導師組,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或輔導員、班主任擔任生涯發展導師,專業課教師擔任學業發展導師,企業主管、社區負責人等校外實踐基地指導教師擔任實踐發展導師。其中,生涯發展導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規劃和拓展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制定科學的人生發展規劃,找準培育和提高實踐能力的突破口。學業發展導師要引導學生自覺投入專業學習與實踐,奠定專業基礎,養成基本的專業素養。實踐發展導師要引導學生迅速從專業學習轉向專業實踐,培育和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學生之間的協同合作是指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大學生以培育和提高實踐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搭建的培育實踐能力的各種平臺,共同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的合作學習、合作探究、合作實踐的組合。通過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緊密合作,激發大學生鍛煉實踐能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師生之間的協同合作是立足于教師之間協同合作、學生之間協同合作的基礎上,促進師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探索、相互理解,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教學相長。
構建多方資源協調統一的培育共同體
多方資源協調統一是指在構建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共同體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學校和社會等多方資源的作用,將培育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校園平臺延伸到社會平臺,進一步豐富培育大學生實踐能力的軟硬件資源,形成有利于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育環境。其中,政府要發揮主導推動作用,調動相關部門積極參與,促進學校、企業和社會各方資源的深度整合、發揮集聚效應。組織、建立和完善與地區發展和教育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培育工作體系,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科學運行、務實高效的人才培育網絡與平臺;優化校外培育場所資源建設,搭建培育活動的網絡平臺;加強督導評估,發揮多部門協作優勢,開展對培育活動的定期督導評估,增強實踐能力培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高校要發揮中樞貫通作用,在政府的領導和大力推進下,根據大學生實踐教學的要求,融合政府、企業、社區等多方資源,共建一批類別細分、功能多樣、各具特色的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基地,包括教學與科研和生產緊密結合、學校與社會密切合作的實踐教學基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大學科技園合作共享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城市社區、農村鄉鎮、工礦企業、部隊、社會服務機構等建立的志愿服務基地、學工基地、學農基地、學軍基地等,真正將實踐能力培育的課外平臺延伸至社會平臺。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事業單位要關注、關心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育狀況,積極參與高校大學生實踐能力培育基地建設。企業、事業單位既可以通過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實踐崗位以儲備和鍛煉專業人才,又需要與高校積極配合,將企事業單位選拔人才的素質標準融入高校專業培養方案,增進專業教學與專業實習實踐,實現培育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校企融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