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理綜科目的考試已結束,新東方在線優能中學網絡課堂、北京新東方優能中學高考理綜物理名師張雯第一時間對2013北京高考理綜物理科目進行點評。以下是張雯老師對單項選擇題部分的深度解析。
張雯老師表示,綜觀整個選擇題會發現以下特點:
1、從第1-6道幾乎都是白給分,導致咱們選擇題的分數線可能會偏高。
中上等的同學前6道應該能夠拿滿分,倒數第2道看的是學生靈活性和應用實際的能力,最后一道考察的是你是否能獨立處理新型信息的能力,你是否能理解里面的精髓并且應用到咱們的做題里面,所以最后兩道題是區分度的題。綜觀整個選擇題整體發現難度在下降。
2、知識點考查全面,考到了基本要考的所有知識點
大家會發現每年以前北京卷的選擇題它在出選擇題的時候并不會年年出萬有引力、年年出光子等等,每年會缺一個小知識點,但是今年很可怕的一個事情是熱、光、波、萬有引力、原子、受力分析、電學、電磁感應,等等等等幾乎整個知識點從力學到電學到選修全考了一遍,也就是說8道選擇題它分配得非常均衡,基本考綱上重點知識點全考到了。
所以發現整個北京的高考在往前推進的過程中在追求一個知識點考查全面但卻不深的這種情況,所以希望同學們以后在復習選擇題的時候一定讓要讓知識點鋪得更老開更全更廣一些。
3、除此之外,針對后兩道選擇題咱們發現知識變得越來越靈活,要結合實際用更好。
比如可以把實驗的考點放在選擇題,那么明年是不是可以把選擇題的考點放到實驗題呢,所以你們在考試的時候要靈活,比如第一道選擇題莫名其妙見到磁場題你們也不要驚訝。所以總結規律咱們會發現:第一個,難度持續下降;第二個,涉及的知識更廣了,考察的東西更加全面了,最后一個,靈活性繼續增強,其實從去年開始北京卷就更加的靈活,后兩道選擇題愿意跟實際和信息聯系起來。壓軸題目最后一道選擇題依然超綱,只不過超綱幅度稍微小一些,從單光子照射電子變成多光子照射電子。所以從選擇題上來分布整個試卷是這個樣子的。
以下是具體題目的詳解:
首先,咱們看一下選擇題。對于選擇題來講,整個卷面從第13題到第20題作為物理選擇題,總共8道,每道6分,共48分。今年的選擇題它體現的特點,13道題第1道考的是熱學,熱學是今年2013年考生新加進來的一個考點,所以很想當然的把它放到了第一道選擇題的位置,選擇題對于北京卷的物理真題來講從第一道到最后一道是以難易程度排列,第一道簡單,逐漸以后增難。熱學在第1道,它的難度非常適中或者說簡單。第一道熱學題正確選擇答案是A,這道題A、B選項考查的是關于布朗運動的知識,C、D考察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就是內能U=W+Q,跟做功和吸熱的關系。這兩個方面的知識點,關于熱學,實際上屬于基礎知識,或者說是基礎中的基礎,北京卷一模和二模各個城區考試中曾經多次出現,所以只要把模擬考熱學題做得大概差不多的同學基本都不錯。
第二道考查的是光學,今年的光學它考的還是關于整個的物理知識或者物理光學這方面的內容,只不過它加進來幾個圓球式的玻璃磚,讓一束光線射過來分成兩束,通過光物運行讓同學們判斷這兩束光的折射率、頻率、波長、能量關系等。這道題在我看來往年咱們都曾經做過幾乎原封不動的原題,這道題相對往年的光學題來講是比較簡單,正確答案是B。
15題咱們考的是機械波的題,今年沒有提機械運動的事,只考機械波的圖像,這個圖像其實很單純,A、B、C、D選項設置更單純,主要討論關于振幅、關于質點的振動方向,關于波速等于波長除以周期等等,還有一個質點在上下振動的過程中,在平衡位置和波峰和波谷的加速度、速度等等之類的關系。那么實質上機械波的這道題它出成圖像一般咱們都是往難去做的,但是它ABCD四個選項設置比較簡單,所以基本上如果平時一模二模在及格線往上的同學,我個人覺得前三道題都應該全對,不會答錯,因為他出的東西都不難,而且他選項設置的也極其簡單,很容易讓學生通過排除法把正確選項挑出來。
第四道題出的是受力分析,像往年一樣,是斜面加物塊,咱們北京理綜卷或者北京的物理卷,一旦在選擇題中出受力分析,特別偏愛斜面加物塊,比如物塊向上滑、向下滑、受拉力、不受拉力、勻速、加速、減速、靜止等等,咱們今年只是一個斜面上面放一個物塊,而且斜面和物塊都處于靜止狀態,討論的是斜面對物塊的支持力、摩擦力以及地面對大物塊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只要同學們復習時研究清楚整體法和隔離法,先整體研究地面給大物塊的支持力,還有摩擦力,再研究出大物塊給小物塊,單獨隔離小模塊的受力分析,基本答案就出來了,所以直接能夠得出答案,正確答案是D。受力分析在北京卷往年曾經出現過的08年的第20道選擇題和09年的第18道選擇題,這兩道題考察的都是受力分析,都是斜面上面放一個物塊。但是今年和往年不可同日而語的一個地方就是在于咱們今年的物體是靜止的,而且不受任何外力,這樣的話就在題目的設置或者說整個思路上給學生減化了,整體跟往年相比它變得更加簡單,所以第四道選擇題題也是送分題。
再看看第17道題,電磁感應,電磁感應咱們在2010、2011、2012年連續三年出現的位置都是在第19道位置,今年把電磁感應提到了第17道位置,我不說咱們也是懂的,按難易程度排列的,所以它把電磁感應這道題減化了,往年倒數第二道選擇題就只有四個字,就是"楞次定律",但是今年電磁感應放到了倒數第四道,既沒有考楞次定律,也沒有考相關的自感,也沒有考現實的模型,它只是單純給學生一個棒然后在一個框上運動,這簡直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題型,它考察兩點,第一個是棒運動的時候電流方向,只要同學們知道,伸出你的右手,磁感線穿過手心,四指指電流,大拇指指運動方向,這個電流方向就出來了,第二個考慮的是感應電動勢,咱們都知道感應電動勢的表達式是E=BLV,如果磁感強度B增大2倍,那么感應電動勢也同時會增大2倍,就直接得出C答案。
18題考察的是萬有引力,這是比較新穎的,因為往年考查萬有引力不是地球繞太陽,火星繞太陽,就是月亮繞地球,就是發射衛星,今年出成了電子繞原子核或者質子的運動,他把一個很大的宏觀壓縮到了微觀,但咱們都知道,其實微觀粒子,一個電子,在繞核轉動的時候,咱們也可以等效成行星式模型的,認為它在做勻速圓周運動,它們兩個之間的庫侖力等同于萬有引力,因為本身都是場,電場、萬有引力場,都是場,它們的規律是完全相同的,只要對萬有引力知識比較靈活的同學,而且不緊張,在考場上對類比的方法或者同類的方法很熟悉,也很容易把這個萬有引力的思想帶到電子繞原子核運動。如果你發現這道題考的是萬有引力的話這道題就變得單純了,因為它的考點是老師講的萬有引力最基礎的結論,當繞中心天體運動的時候半徑大速度小,而我的周期是大的,說白了口訣就是半徑大、速度小、周期大,它的正確答案應該是C選項,只要你把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等等這些所有的速度,其實半徑大速度全是小的,那么最后周期才是大的,只有它們倆是正著的關系,這道題答案呼之欲出,很單純。
那么總體來講,剛才咱們快速從13道題評析到了18道題,這總共是6道選擇題,北京卷今年的差別就是往年大概前4道選擇題是送分的,讓基礎的學生也可以得分,但是今年設置的前6道選擇題都是比較容易送分的題,基本上如果基礎知識足夠的同學都是可以答對的,所以整體來看選擇題從前6道和以前前4道相比它的難度是在降低的,也就是說今年選擇題的分數線可能會有所升高。有的同學說"老師,你看這些題全是簡單的,沒有層次性和區分度嗎?"不是,咱們今年的區分度在最后兩道選擇題,最后兩道選擇題對于北京卷本來就是拔高的類型題,這種情況在今年尤為突出。第19道、20道都是學生不容易答對的題型,19道是往年從來在真題上沒有出現的情況,它把一個實驗的模型或者說一個實驗的考點挪到了選擇題的地方,19題考察的是平拋以及相關能量的點,但它是從一個平拋的實驗引入的,讓一個小球從一個坡面滑下來開始水平做平拋運動,正常的試驗是讓它直接砸到地面,現在讓它砸到一個板上,這個板可以上下移動,并且上下移動的距離相同,問你它的水平位段x1,x2,x3,x4,四段相同豎直位移情況下水平位的關系,還有四段相同豎直位移情況下能量變化的情況。這道題需要同學們第一還是你能撥開云霧見本質,可以直接看出來它考查的是平拋,豎直位移相同水平方向勻速直線的長度一樣,以及各段機械能變化量的情況,只要你對平拋運動模型掌握得非常好的話,或者是對能量的變化情況知識點掌握得很好,那么這道題其實也不是很難,只不過這道題就會把一些學生比如說基礎知識即使很好,但是我稍微變一下型可能不太靈活的同學可能就會答錯。因此從這道選擇題看出它的靈活性強了,這道題選擇的是B,豎直位移相同的情況下水平位移應該是越來越短的,因為豎直位移相同的情況下,豎直的速度越來越大了,所以豎直的時間越來越少,水平運動的位移就小,重力做功一樣,能量變化一樣,所以這道題選B。
最后一道選擇題是第20道,20道選擇題咱們一直以來整個北京卷的風格就是出超綱的東西,這個超綱的東西稍微借用一些大學的思想,高中沒有涉及到的,但是跟高中還有一點聯系的東西,讓學生讀完一遍之后稍微有點摸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然后A、B、C、D,通過你高中的經驗判斷哪個選項是正確的。往年比較愿意出的是一道力學,一道電學,隔一年一出,今年很神奇,它出了光電效應。我講了這么多選擇題,大家會發現一個事情,就是咱們每年必出的考點沒放上去,是什么?就是原子,正常原子一般都是第一道選擇題的位置,但是今年把原子放到最后一道選擇題,而且出的是光電效應,但是它還是原子這塊的知識點。光電效應超綱超在哪?以前研究光電效應都是單光子照射,一個電子只能吸收一個光子,但是現在有一段20多字的材料說明,就是有的時候也可以實現多個光子被一個電子所吸收,這樣一個電子產生的能量不是H乘v,有可能是2倍的H乘v,形式了2倍光子,有可能是3倍的H乘v,多光子無外乎就兩個以上,所以同學們必須把這道題的信息讀明白,后面的答案才能選對,但是你信息沒讀明白,依然停留在高中知識點上就會導致這道題的錯誤而選A,但其實這道題的正確選項是B,要考慮雙倍的情況。
咱們來看一下最后的選擇題,好多同學可能包括在高考考完之后好多同學給我發短信或者打電話,都會問我最后一道選擇題到底選擇什么,其實正確答案應該選擇B。咱們看一下它的問題出在哪,它說我們以往認識的(PPT),強激光的出現豐富人們對于光電效應的認識,用強激光照射金屬由于其光子密度極大,一個電子在短時間內吸收多個光子成為可能。大家要在這三行字找到關鍵,關鍵是什么?單光子光電效應是咱們原來的認識,現在吸收多個光子已經成為可能了,所以背景要給我們讀好。它說"這已被實驗測得",光照射一個金屬板上,金屬板往出吐電子,回路形成定向電子移動,所以回路會形成電流,那么這個地方加的電源有的或者加反項,有的時候加正向,如果我左側是電源正極而右側是負極,你說它是阻礙還是促進?是不是阻礙?因為排斥。因此左為正右為負的電源叫反向電源,但是左為負右為正是不是正正吸引啊?所以就會導致這個東西往這走是正向電源加速的地方。整體圖闡述的題是跟咱們高中知識點一樣的東西,原來是頻率不發生光電效應那么再怎么照射都不發生,但是現在我用同樣的頻率,一個是普通光,一個是強激光,它卻發生了光電效應,這是為什么?因為我吸收了多個光子。它說此時加上反向電壓,那么即使它這個之間形成減速電場讓電子減速了,逐漸增大U可以讓光電流逐漸減小,恰好到零時則反向電壓可能是下列的?那減速電場減到零的話是不是我做的功把這些動能弄沒了?這道題前提條件是多光子,一個電子吸收的不是一個光子,如果一定是一個光子,但是它是多光子,光子不能成份給我分,我只能是一份一份的,不能分成幾分之幾,所以用排除法你會發現正確答案只能是B而不能是別的。這道題好多的學生,我相信北京可能有半數以上的學生還是基礎稍好的學生可能就會選擇A了,這道題的坑和陷阱就挖在這。最后一道選擇題是壓軸題,不管是高考還是模擬考都不會出得太簡單。當你發現這道題好像很簡單一定要重新讀一遍題,看它是否有陷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