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祈福已經成為一種潛規則
近日,樂山犍為文廟內,一場名為“圣賢福佑·狀元登科”祭孔祈福活動在這里隆重舉行。來自當地的126名高三學生到場,祈禱自己能在今年的高考中登科。
位于犍為縣城南街的犍為文廟,是四川第一、全國第四大規模的文廟。 宣誓完畢,學子們在印有孔子頭像的祈福牌上落了名字,有的寫著“復旦”“川大”等心儀學校,也有的寫著“重本”“本科”等高考目標,有的則寫上了“仔細”“冷靜”對自我警示。“應該會有效果吧。”參加活動的高三學生小盧說,很多同學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了總比沒來好,沒來的話心里還會念著”。
實際上,去寺廟宮觀祈福已經成了一種高考前潛規則。以下就是一些傳說中的高考祈福勝地,他們供奉的神明并不相同,但一樣的香火鼎盛。
北京國子監
國子監是我國古代最高的學府,元大德十年(1306年)修建而成,其東邊與孔廟毗鄰,體現著古代“左廟右學”的規制。國子監里廣植槐樹,喻示著監生們(大學生)可以考中高官之意。國子監里的古槐大多種植于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在這些古槐中,最著名的一棵,是位于彝倫堂前西側的“吉祥槐”。
北京的孔廟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圣人孔子的地方,受歷代文人學子庇護,在很多考生家長心中,到這里求學業和仕途升遷自然是靈驗。
TIPS:乘地鐵到雍和宮站下,南行200米即到;或乘13、116、807路公交車可達。
曲阜孔廟
孔廟(本廟)位于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孔廟內的圣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里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
每年高考前夕,這里就多了不少家長、考生組成的“臨時香客”。家長和考生們大多先參拜了孔子像,然后到大成殿去許愿,然后再去杏壇系上祈愿高考成功、金榜題名的心愿牌。
TIPS:“三孔”聯票票價150元/人,孔廟票價90元/人。
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臺山鼎盛時期寺院達300余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目前,大部分寺院都已無存,僅剩下臺內寺廟39座,臺外寺廟8座。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
五臺山也是代表聰明智慧的文殊菩薩的道場,因此更受考生家長的青睞,成為高考祈福勝地。
TIPS:五臺山淡季門票價格:進山費210元, 五臺山優惠政策 學生、殘疾人以及60周歲以上老人憑證半價優惠; 兒童(身高1.2米以下)、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70周歲以上老年人(含70周歲)以及寺院僧尼(持戒牒證)憑證免票; 記者、國家一級以上作家、攝影家、旅行社經理、導游以及團隊司機憑證免票。
廣州三元宮
廣州三元宮是嶺南現存歷史較長、規模較大的道教建筑。在越秀山南麓,依山而建,漸次升高,現存各殿堂建筑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布局以正對山門的三元殿為中心,殿前拜廊,東西連鐘鼓樓。大殿后為老群殿,大殿兩側自南向北,東側為客堂、齋堂、舊祖堂、呂祖殿;西側缽堂、新祖堂、鮑姑殿等建筑。
TIPS:地鐵2號線紀念堂D2出口、33、211、旅游1線公交車直達
上海龍華寺
龍華寺位于龍華路2853號,相傳始建于三國吳赤烏年間(238~251年),依據彌勒菩薩將于龍華樹下成佛的記載而定名。曾先后改名“空相寺”“慈華禪寺”,清時恢復現名。現龍華寺的殿堂大都屬清代同治和光緒年間的建筑,并保持了宋代伽藍七堂制。自龍華塔始,從山門往里,中軸線總長194米,依次為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方丈室和千佛閣。兩側前分別為鐘樓和鼓樓,鐘樓底層為地藏王殿,鼓樓底層為伽藍殿。西側偏殿為玉佛殿、念佛堂和千手觀音殿等,東側偏殿為客堂和祖師堂等。方丈室東連染香樓(今為齋堂),樓前牡丹園中,有1株植于清咸豐年間的百年牡丹,與上海八景之一的“龍華晚鐘”并稱龍華雙艷。
TIPS;軌道交通3號線、7號線、4號線內圈、4號線外圈可到;公交809路、44路、41路、933路、734路、864路車可至
南京雞鳴寺
南京雞鳴寺,又稱古雞鳴寺,位于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雞鳴寺始建于西晉,清朝康熙年間曾對雞鳴寺進行過兩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門。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登臨寺院,并為這座古剎題書了“古雞鳴寺”大字匾額。
古雞鳴寺已從香火道場逐步轉為尼眾學修道場,般若廊為對外宣傳佛教教義陣地,寺內尼眾佛學院為江蘇首創,對進寺信眾提倡文明敬香。古雞鳴寺集山、水、林、寺為一體,環境十分幽雅。
TIPS:乘游1路、3、31、15、48、70車可達。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泉州文廟
文廟到處可見,其模式也大體相似,但泉州文廟還是有它的特別之處。一是大,大到如同明代蔡清所說的“蓋舉閩之學宮,未有若斯之盛者”,居八閩之首;二是附屬建筑多,少見的宏偉、繁復,占地百畝。泉州建這樣規模、這樣特別的文廟,體現了當時泉州“詩書弦誦之風”的興盛,泉州人對于文化教育的格外熱衷,以及對于孔子的敬仰和崇拜。
泉州人似乎果真得到文廟和府學的培養和熏陶。歷代從這里走出成為進士的,唐有16人,五代有11人,宋有872人,元有3人,明有664人,清有248人,現在文廟西廡名人紀念館里的人物就有不少“畢業”于文廟府學。
TIPS: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百源川池畔,市區內有到達府文廟景區的1路、3路、18路公交線。
江蘇南通廣教寺
江蘇南通古往今來出過多名狀元,此地的廣教寺自初唐擴建以來一直香火旺盛,聲名遠播。廣教寺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南郊的狼山,狼山南暢北幽,廣教寺寺院建筑遍布山前陽坡和山巔,主要建筑分上、中、下三部分,即山下的紫瑯禪院、半山的葵竹山房和山頂的支云塔院。建筑群依山而建,形成一個“龍伏狼”的格局。傳說這里的菩薩很靈驗,特別是外地祈福眾生,往往都能如愿,真應了那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TIPS:狼山風景區位于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臨港路18號,可從狼山靜海商貿街乘5路公交可到或南通長途車站乘13路。旺季48元(2、3、4、5、9、10月);淡季38元。
西安大興善寺
西安大興善寺始建于晉武帝司馬炎泰始至泰康年間(公元265——公元289年),距今1600余年。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曾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成為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TIPS:西安城南約2.5公里的小寨興善寺西街,可乘26、323、521、K605、701、704、716、720、721、722、游6、游8(610)路在大興善寺站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