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交流,讓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成為朋友。
英國創新、大學和技能事務大臣JohnDenham先生日前來華訪問,并代表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簽署了多項教育合作協議。中英兩國教育合作交流的不斷加強將為我們帶來了什么?這些協議的簽署對于中英兩國的年輕人意味著什么?JohnDenham大臣返程之前接受了記者采訪。 JohnDenham先生說,他剛剛參加了中英教育峰會,本次峰會簽署了有關高等教育、就業與職業教育培訓方面的協議,中英兩國的教育體系都將從中獲益。雙方教育交流的不斷加強,不僅對于解決兩國同樣存在的問題具有積極意義,同時會使優秀學生和學者更加容易快速分享到對方國家的研究成果。 記者:教育交流對于中英兩國的年輕人意味著什么?目前有六萬多名中國學生在英國學習,英國在鼓勵更多的學生到中國學習方面有哪些舉措? JohnDenham:中英教育峰會的召開是一個好的契機,教育交流的不斷加強可以使兩國的年輕人從對方國家的高質量教育中獲益,通過交流經驗、共享研究成果,更多地了解對方的國家。 而近來兩國一系列獎學金項目的實施,將使得這一切成為可能。年輕人將有機會了解對方國家的新項目和新想法,從中受益并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在今天,日益全球化的就業市場上,跨國工作經驗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教育的交流可以使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擁有跨國工作的經驗。 英國在鼓勵學生到中國學習方面也有一系列的舉措。如今年夏天,首批超過200名來自英國各地的高校學生來到中國,停留了三周的時間了解中國。另外,今年夏天有600多名英國高中生來到中國參加了中國文化夏令營活動。目前,有1000多名英國學生在中國學習全日制課程。 在英國文化協會的支持下,去年11月約20所中國大學在英國倫敦舉辦了一次小型展覽。該展覽向英國學生介紹了中國的教育。我們同英國各相關機構及英國文化協會緊密合作,積極采取多種措施,鼓勵更多的英國學生到中國來學習,英國政府也將繼續鼓勵和支持諸如文化夏令營之類的項目。 記者:在關注留學的同時,您是如何看待就業問題的?英國在提高留英中國學生的就業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JohnDenham: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學生畢業后能夠有能力找到一份工作,還包括更廣泛的內容,如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設計與行業相關的教學內容等。同時,它還涉及到個人職業發展和未來學習計劃的制定。從宏觀上講,它還包括勞動力開發及個人能力與職業發展的不斷更新等內容。這是全球教育所面臨的共同挑戰,應該融入到各國的教育發展計劃之中。 英國希望加強同中國的合作,在政策層面積極協作,在制度層面建立強大的戰略聯盟和伙伴關系,在實際中運用創造性思維,共同處理這些問題。在就業和創新領導力方面,中英兩國有多種合作機會。中英兩國的教育機構可以進行合作,共同設計學習課程、測試標準,提供學生實習機會,開展職業咨詢培訓等。這種機構間的合作是長期互利的,合作能夠保證學生獲得高質量的教育、提高就業能力,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及增強勞動技能等。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合作使學術性教育能更好地適應全球化就業市場的需要。 我們注意到,目前在英國學習的大多數中國留學生是在進行研究生課程的學習。這些學生多為中國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之前沒有任何工作經驗。英國政府已經制定了一些計劃,例如蘇格蘭招賢納才計劃和國際畢業生計劃,允許在英國畢業的國際學生在英國停留1年到2年的時間獲得工作經驗。在英國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后,這些畢業生將在多元文化和國際化工作環境中具有就業競爭優勢。中國的雇主也會非常愿意接納這些人才。 記者:中國留學生去英國學習,可以申請的獎學金項目大多是研究生項目,您是否認為本科學歷已不足以確保其獲得滿意的工作? JohnDenham:其實,我們也為去英國學習本科課程的學生設立了獎學金。這些獎學金的信息可以在英國各大學的網站上找到,或者登錄網站(www.educationuk.cn)查詢。在這些網站上可以找到英國為各層次學生提供的獎學金項目,包括從語言學校課程到博士學位課程。 的確,在目前全球化的工作環境中存在非常激烈的競爭,而學歷學位也是公司雇主們衡量選拔員工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們鼓勵學生參與更多的輔助課程學習,通過積極參與常規的課堂教育和跨文化交流活動來豐富他們在英國的學習經歷。我們對前來英國的學生的一個重要建議是,無論你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應該將英國的教育精神——“創新、個性、靈感”帶回中國。有了這些,再加上所獲得的英國學術教育的資格證書,雇主們會非常樂意向他們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為一個越來越小的地球村作出貢獻。 舉世公認,英國具有很高的符合國際標準的教育質量,創新也是英國教育的傳統,它通過把雄厚的學術基礎和工業需求緊密聯系,將終生學習、創新和創業意識灌輸到學生的學習中,并教授給學生深受國際用人單位欣賞和認可的實際技能及相關知識。 記者:英國鼓勵中國學生到英國接受教育,是在鼓勵優秀的學生離開中國嗎?英國是否鼓勵中國學生畢業后留在英國? JohnDenham:中國學生非常了解英國教育獨特的優勢,他們也被英國教育所吸引。我們通過英國教育的官方網站、英國文化協會和其他教育活動為廣大中國學生提供了有關英國教育的準確信息,幫助他們在選擇求學目的地時作出選擇。 針對那些畢業后打算留在英國以積累工作經驗的國際學生包括中國學生,英國政府制定了相應的計劃,比如國際畢業生計劃和蘇格蘭招賢納才計劃等。當然,是否繼續留在英國是根據學生個人需要作出的個人選擇,但一旦他們決定留下來,那么這些計劃就可以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選擇。 這些計劃的目的是幫助這些國際學生積累實際的工作經驗,并幫助他們在多元文化工作環境中把所學到的學術知識應用到實踐工作中。這些都有助于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時能夠具有競爭優勢。 記者:許多英國大學都希望招收更多的中國學生?這是否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 JohnDenham:國際學生包括中國學生來到英國,豐富了英國的文化并為英國國際化的學習環境提供了附加值。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英國的學生同時可以從國際學生那里學到多元文化知識。 此外,在英國的教育行業中,中國學生在學術方面表現非常出色,他們為學術交流和學術研究與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國際學生對保持英國教育的生命力,提高英國的科研能力和在全球知識經濟中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占英國全日制學生總數的14%,占研究生水平學生總數的43%。全球的學術交流在過去25年得到了長足發展,這體現了全球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的大環境是學生和學者的大規模流動,英國也需要參與到這種全球的學術流動中來。 對于英國來說,國際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高技術含量的、可持續輸出的產業,據估計其價值超過了125億英鎊,比飲食、煙草、保險、輪船和飛機行業都高。更為重要的是,國際教育不僅僅是一個輸出產業,它還可以從很多方面豐富我們的社會生活,加深我們對其他國家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同樣也會讓來自其他國家的人們了解我們的文化。這種教育合作還可以為廣義的教育、文化和科技交流以及貿易、投資合作提供更大的潛能。
來源:中國教育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