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在倫敦好好感受中國農歷新年的人,唯有在后圣誕時節來釋放對自己民族節日的興奮之情與翹首企盼:尚未完全撤去的圣誕裝飾與倫敦街頭照舊的人群攢動,還有那些如圣誕時精力充沛的商家似乎成為了我對農歷新年的情感載體。相差甚遠的節日裝束,但卻同樣渲染著熱鬧的氣氛,制造著一種只有節日前后才涌現的喜悅之情。
隨著1月的到來,攝政街上的掛飾、考文特花園市場頂棚的巨型圣誕裝飾球逐漸被移走,整座城市提醒我們中國新年就要到來的地方恐怕只剩下平日就人潮密集的中國城。襯著一個陰晴不定的天氣,倫敦又變回了那個平日里的倫敦。圍繞農歷新年的這種炙熱情感此時與一個過度冷靜的周邊環境相遇。但這樣的相遇所制造的并非是失望,而是這強烈情感的翻涌淹沒。
正如每一年此時的留學生一樣,身邊還會留在英國繼續讀書的同學們開始談論著除夕夜大家要如何一起度過;去中國城或小聚或采購的次數似乎也比平時多了起來;而最重要的就是,和遠在國內的家人來交流自己的第一個海外新年……
過節往往是在過一種情緒,特別是獨在海外來過一個中國年。對于農歷新年的期盼,這樣的情感連結與認同讓我們對新年有了多于在國內時的特殊情愫。在這樣的心境之下,哪怕是散步到南岸,走進一家濃足英式風的劇場看場話劇,都會讓人有一種要過年的感覺。缺少符號化的周邊并未削減內心的溫暖。
1月末的這幾天是中國留學生的一個歸國小高峰,臨走那天在希斯羅機場看到了不少和我一樣準備離開英國的同學。或許我們都多多少少會將這份強烈的,充滿海外色彩的,屬于年前的激動心情帶回國內,這個原本屬于這份情感的源地。但是,這樣獨一無二,經過特殊碰撞出的心情卻會永遠駐足心間。它屬于那一年在英國的我們,成為無可復制的留學記憶中的一部分。
(責編:顧垠)
感謝您閱讀《英國"心"年》,文章來源于BBC,由出國留學網收集、整理、轉載。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