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西北大學 North-West University 所在位置:南非,Potchefstroom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2004年學歷:本科 專科 研究生 語言 網絡課程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45143人院校地址:http://nanfei./school/7177
2013年09月13日 12時訊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音樂教育有縮短學生學術成就差距和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及開發腦部功能等正面效果,而最新發展的音樂科技針對此目標,將全面提供學生花費最少甚至免費的音樂教育,這對學校來說是個大好消息,尤其是那些音樂教育預算不足的學校。
西北大學聽覺神經實驗室(Auditory Neuroscience) Nina Kraus教授的實驗結果,與先前幾年的其他研究結果類似。當音樂開始演奏時,人腦的神經系統會對聽到的聲音依據經驗產生直覺的反射作用。譬如,一首熟悉的歌,聽到一半突然停止,但腦部仍然會持續下去那首歌的樂曲。記錄腦部對聲音的反應,可以發現到音樂經驗會加強腦部神經對聲音的處理過程,如用在學習語言上必然也有相同的效果出現。除此之外,它也有開發溝通技巧的功能,如:音聲分辨、聽覺記憶、聽覺注意力及音律變化等,能讓人腦的生物機能加強,都有助于言語文字上的溝通。
但Kraus和她的團隊把研究重點放在學校音樂教育,探討音樂是否真能解決低收入家庭學生學習差距存在已久的難題?
共鳴計畫(Harmony Project, HP)是社區資助專為8-18歲低收入學生設計的音樂教育計畫,參加學生每週接受5小時以上的音樂訓練課程,并可免費使用提供的舊樂器來練習,讓他們有組成樂隊和管絃樂團的能力。HP參加的大部分是高中生,至目前為止,全美3州約有1600多名學生加入,該項計畫已行之有年,還曾獲得兩次的白宮總統大獎。創辦人Margaret Martin表示,音樂不僅只是對學習有幫助,而且可協助學生處理及表達更深的內在情感,改善個人情緒和人際關係。的確,過去6年來,96%的HP學生皆高中畢業,并順利進入大學繼續求學。
HP的成功引起了Kraus的興趣,她的研究即以洛杉磯地區參加HP的2年級學生為對象。因為母語非英語家庭的小孩,尤其母親教育程度不足、低收入家庭和社區環境的影響下,生長時缺乏語言的刺激,5歲的小孩會有明顯語文能力低落的缺陷,再加上過多的噪音影響,讓他們對聲音的反應遲鈍而且不連續。Kraus的實驗即是讓這群小孩參加至少兩年的HP音樂訓練課程,然后測驗他們的語言能力,觀察是否能因此趕上中等收入家庭的小孩。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音樂科技有助學生學習能力的開發實驗分對照兩組,一組參加HP音樂課程,另一組沒有音樂課程。開始前都做過相同的測試,如生物反應、認知反應和社會行為等,第1年結束時,先測驗兩組人馬的語言能力,然后再繼續進行第2年的實驗,第2年結束時,再測驗一次并驗收總成果。
實驗結果出人意料之外,Kraus表示,這些原先全美閱讀能力測驗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沒參加音樂課程的這組,結果還是一樣,每年測試成績皆不佳。但參加音樂課程的這組表現就全然不一樣了,成績明顯進步,而且一年比一年好,不只如此,言語的感受能力也比沒參加音樂課程的強了許多。除此之外,Kraus也發現,既便停止玩音樂,腦部神經系統仍會自動留存并延續音樂引發的效益,甚至終身皆可受惠。
HP計畫創辦人Martin因此建議學校、學區和州政府都應好好利用這份研究報告,投注更多輔導音樂教育的經費和資源。她也表示,光靠社區經費支援類似HP等計畫來扶植音樂教育,成效有限,也無法真正的普及化,但如果發展一些低廉可負擔得起的音樂科技,例如音樂家Quincy Jones出版的音樂教學軟體和應用程式,訂閱一年只要百元出頭的費用,學校就可大量的用在所有需要的學生身上,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縮短學習差距。
目前市面上除了Quincy Jones的"Playground Sessions"提供音樂教學和互動的平臺外,暢銷的還有號稱1分鐘就可教會彈琴的"Piano Wizard"手機版應用程式,及免費的SmartMusic iPad app等音樂教學軟體。現代的音樂科技功能廣泛,不像傳統音樂教學需要昂貴的音樂設備、昂貴的教學課程和承受練習的壓力,拜新科技之賜,隨時隨地皆可享受學習音樂的樂趣,搜尋自己喜愛的練習曲,觀摩其他人的演出,并互相交流,拿用在學校音樂教育上,省錢還可見得到實效,不失為最經濟又實惠的教學工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