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泰國「臺灣之友會」周年邀請臺灣學者演講 2013年09月13日 12時訊
泰國「臺灣之友會」成立1周年,特邀請暨南大學教授陳佩修、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演講,鼓勵臺灣之友們成為加強臺泰各領域交流的橋樑。
泰國臺灣之友會會長安南致詞時,告訴約200名與會人士,臺灣之友會成立目的在讓曾到臺灣留學、受訓、參訪的朋友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成立1年不少會員參與,這次在中華民國駐泰國代表處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的協助下,舉辦演講活動。
中華民國駐泰國代表陳銘政出席演講活動,但因身體不適喉嚨沙啞,由副代表梁洪昇代為致詞。梁副代表告訴與會者,總統馬英九推動「活路外交」,兩岸關係有明顯改善,臺灣對外關係也因此改善,包括臺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未來也將朝此方向努力,爭取參加國際組織例如UNFCCC(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國際民航組織(ICAO)。由于政治因素,臺灣還不是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希望臺灣之友成員有機會協助臺灣參與。各國近來在東海、南海發生主權爭議,位處東海和南海間的臺灣扮演重要的角色,馬總統就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擱置政治爭端,先討論資源開發,臺日根據此一精神簽訂漁業協議,希望未來也能參照此例,臺灣能與南海各國共同討論開發資源。
陳佩修教授主講「臺泰關係發展及展望」,他指出,傳統的政治經濟交流不再是臺泰關係唯一的交流展望,文化、學術、城市、文創甚至政黨等,都是未來雙邊可以發展的交流方式。他也認為,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共同體2015年形成后,泰國對外自主空間會變大,臺灣現在發展的活路外交不與中國大陸對峙,應在東協擴大的同時也加強擴大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泰國臺灣之友會周年活動上也邀請泰國A-BEST公司總經理查亞朋(Chayapong Naviroj)分享訪問臺灣時,對臺灣農業發展的印象。
參考資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