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核心測驗的七個迷思 2013年09月13日 12時訊
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網站「Answer Sheet」專欄于本(2013)年9月4日轉載非營利組織FairTest的一篇文章〈Common Core Assessment Myths and Realities: Moratorium Needed From More Tests, Costs, Stress〉所提出關于共同核心測驗(Common Core tests)的七個迷思,供各界參考。
對應《各州共同核心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CCSS)之實施,美國同樣首次前所未有的「共同評量」(Common Assessment)刻正由各州與專業學會積極合作開發中,採納的各州分別加入二個不同的聯盟規劃「共同評量」,這二個聯盟為「智慧平衡評量聯盟」(SMARTER Balanced Assessment Consortium, SBAC)及「大學與職涯準備度評量伙伴聯盟」(Partnership for Assessment of Readiness for College and Careers,PARCC),聯邦教育部于2010年補助這二個組織致力開發與《各州共同核心標準》校準的共同評量,這二個組織共獲得聯邦3.6億美元「奔向顛峰」基金的支持。聯邦教育部長鄧肯(Arne Duncan)多次公開支持這項即將在2014-15學年度上路的共同核心測驗,推崇這項共同評量是公立學校革命性的創舉(absolute game-changer),將徹底改革十多年來推行的制式選擇題標準測驗。但是美國公平及公開測驗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Fair & Open Testing,FairTest)則不這幺認為,其提出的共同核心測驗七個迷思包括如下(FairTest, 2013; Strauss, 2013):
迷思一、共同核心測驗將比現在的考試更好,有更多考題可以測出高層次能力(Higher Order Skills)。事實:新的測驗仍然以傳統多項選擇題(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MCQ) 為多數,雖然支持者指出這項新的測驗可以協助教師強化批判思考,但實際上該向新的測驗除了增加一小部份的表現任務(short performance tasks)或短篇文章寫作,其他仍與目前測驗形式相當。
迷思二、採納實施共同核心測驗將可終止《沒有孩子落后》考試的過度殺傷威力(overkill)事實:在《各州共同核心標準》底下,仍將會有很多考試及誤用情形發生。《沒有孩子落后》法案造成過去十年來全美如海嘯般的測驗狂潮,同樣地,《各州共同核心標準》也將如帶領各式測驗如浪潮般淹沒教室。目前這二個測驗聯盟都規定中小學部分的3-8年級實施英語文及數學二個科目測驗,這個部分與《沒有孩子落后》一樣。但其測驗將比現行各州測驗來得長,因為在高中部分,「大學與職涯準備度評量伙伴聯盟」(Partnership for Assessment of Readiness for College and Careers,PARCC)規劃高中三個年級都將實施閱讀及數學二個科目測驗,「智慧平衡評量聯盟」(SMARTER Balanced Assessment Consortium, SBAC)則是在10-11年級實施。「大學與職涯準備度評量伙伴聯盟」(PARCC)的各州高中生也將接受說與聽的考試,同時,從幼稚園到2年級也都提供有形成性測驗讓學校使用。這二個聯盟也都鼓勵每年多實施額外的2-3次考試。與《沒有孩子落后》同樣,這二個聯盟的測驗也都將被用在高持份(high-stakes)的相關決定上,包括教師評鑒與學校績效責任等,同樣有可能產生過度使用或誤用。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共同核心測驗的七個迷思迷思三、新的多州合作之評量將可以節省納稅人的錢事實:多數州的測驗費用將不減反增,學校也將花更多錢在電腦設備升級上。由于經費考量,有五個州已經在本年8月決定退出評量聯盟,「大學與職涯準備度評量伙伴聯盟」(PARCC)便坦承該聯盟中半數以上的州將花費比過去更多經費在新的測驗上。.
迷思四、新的評量聯盟將能真正設計出比其他測驗公司更好的評量事實:評量聯盟仍是由同樣營利的測驗公司,包括Pearson,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and CTB/McGraw-Hill等設計試題,這些公司長久以來仍多所誤失,以Pearson為例,便負責設計「大學與職涯準備度評量伙伴聯盟」(PARCC)首次測驗18,000試題獲利2,300萬美元。
迷思五、共同核心評量( Common Core assessments )是設計來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事實:不盡然。新的測驗也能讓學習不利或是非英語母語學習者更不利。關心非英語母語學習者( English-language learners )已經表達出其關切,聯邦在本年7月的評估中也指出,評量聯盟應該對學習不利或是非英語母語學習者投注更多考量。
迷思六、共同核心精熟度( Common Core “proficiency”)是大學與職涯準備度的客觀性測量指標事實:共同核心測驗的精熟水準是主觀的,就如同所有表現水準一樣。紐約在今年春天在未實施課程前就先進行共同評量的施測,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標準測驗與學生的大學與職涯準備度之能力與知識相連結。
迷思七、各州一定要實施共同核心評量事實:不,他們不一定要。高品質的評量能改進教與學并提供豐富的資訊給學校運用,有用的評量應該是課程的一部分,包括形成性評量、表現評量、檔案評量或學生作業任務等,學校也可以運用不同的證據來源來評估其辦學優劣,而非只是單一測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