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公立教育轉為私人營利之立法趨向 2013年07月27日 09時訊
雖然大部分的美國民眾都反對教育私有化,但經過美國立法交流委員會(American Legislative Exchange Council, ALEC)多年的努力,所推動的法案139提案已被引介到全美43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大力提倡以教育私有化和營利化的特質,作為提升教育品質的特效藥,企圖瓜分公立教育轉型時派上用場的5千億預算大餅。
ALEC是教育私有化法案推動的始作俑者,早從1983年前總統雷根的國家風險報告書出來時,ALEC就推出發給低收入或弱勢族群教育補助券的策略來拯救教育。自從1990年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市首度實行教育補助券方案以來,至今威斯康辛州的私立學校可以從每位領取教育補助券的學生獲得6,442美元的收入,預估下一個會計年度,威斯康辛州將有18億美元的納稅人辛苦錢落入私人學校、宗教學校或網路教學等營利事業單位的口袋。不只威斯康辛州,橫跨全美,有16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在2012-2013學年度總共有24萬6千名學生參加所謂的選擇計畫,由全民買單自行選擇就讀私校,把公立學校系統用來處理危機所需的基金幾乎搾乾,有時甚至連私立學校學生家長應支付的學費都可以一起包辦了。錢花了不少,但最為人詬病的是原先承諾的教育成果,卻不見有相關教育研究報告可茲證明。
如今ALEC又提出139教育議案,對公立教育系統的完整性殺傷力不可小視。該議案要點大致如下:
1.擴大教育券的使用範圍,許多州都禁止將公共的經費用在宗教性質的機構,但ALEC另闢小徑,給予營運成效佳的私校(包含宗教團體設立的學校)學費收入可減免稅的優惠,讓這些私校獲得好處,同時還可少擔負公共義務。2.修改教育補助券用在特殊需要學童的條件,不以家庭收入為條件,且不受州和聯邦法對公立學校身障兒童的限制,有特殊需要的孩童可以使用教育補助券到私校就讀,以威斯康辛州為例,每位特教學童分派到私校的金額為14,658美元。3.網路教學的虛擬學校也可以獲得公共經費的支援。因為實際開銷少,利潤必然豐厚,讓經營網路教學的企業可以大賺一筆,現成的最大受益者就有Amplify、K12 Inc、Corinthian Colleges等多家營利公司。教育專家們其實并不認可這種被隔離在家的學習方式會對孩童有多大的益處。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公立教育轉為私人營利之立法趨向 4.教師證書也可以頒給沒有實際教學經驗的個別專業人員,這是為拉抬美國勞工薪資福利的法令預先舖路。5.允許教師教授一些有爭議性的主題,如氣候變遷論等,因為這只是州法限制,并未違犯科學實證的精神。6.教師和校長解雇可透過家長以公民投票的方式來決定,這是最具爭議性的議案,加州還是最先通過的一州。7.特許學校提升為由州層級來授權,不再受社區和地方政府的限制。參考資料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公立教育轉為私人營利之立法趨向 1636年,荷蘭傳教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圣經與羅馬文字。后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