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哥倫比亞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所在位置:美國,紐黑文學校設置類型:綜合性大學創建時間:1701年學歷:語言 專科 本科 研究生 網絡課程 MBA 學校性質:私立學生人數:6641人院校地址:New Haven, CT 06520 (203) 432-47719281
《盤點歐美名校招生狠招:哈佛宣傳詞來吧寶貝》由07月02日報道。廣州日報報道 高考(微博)結束,大學報名開始,國內高校打響生源搶奪站:人大網站推出“人大女神”,點擊至網站無法訪問;其他學校也不甘落后,福建師大一組“我在福建師大等你”照片也火了——幾名漂亮女生手持白紙,上面寫著“我在福建師大等你!”
放眼歐美,高校生源爭奪戰更激烈。就連名校也不能免俗,為吸引學生的注目,高校紛紛推出雷人招生廣告,拍攝或活潑或詩意的招生宣傳片,就連近年流行的社交網絡也被委以重任,再加上傳統的宣講模式,全方位轟炸學生,目的只有一個:請到我們學校來!
專題文字:溫俊華
1 招生廣告:互踩沒商量
美國高校的招生宣傳詞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除了揶揄競爭對手,有的甚至不惜“自毀形象”,當然,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那可是“明貶暗褒”。
哈佛大學
“來吧,寶貝。到這之后你的年薪不會低于20萬美元的!我們不是最喜歡拒人的學校!最沒人情味的是麻省理工!別去申請麻省理工!
申請我們這兒吧!相信我!即使兩萬多名申請者中我們只錄取9%,還是申請吧!頂多郵箱里多出薄薄一紙拒錄信。來吧!讓更多的申請者來吧!這樣我們的錄取率就可以跌破1%了!”
耶魯大學
“來到這里,你就能追尋威廉·塔夫脫(美國第27任總統)、老布什(美國第41任總統)、克林頓(美國第42任總統)、小布什(美國第43任總統)的步伐,我們會告訴你怎么去治理或者毀滅一個國家。”
普林斯頓大學
“請確保至少有一篇申請論文展現出高大傲慢,那樣你就穩進了!要知道,我們學校比美利堅合眾國還年邁,還是排名第一的老大啊!”
斯坦福大學
“哈佛算哪根蔥?加州是我們的地盤。你對我們來說可有可無,但不管怎么樣你還是申請吧,萬一中大獎也說不定。”
哥倫比亞大學
“我們可是紐約市區最靚的地方,可我們的錄取率只有10%哦。幸好被我們拒了你還可以去紐約大學,那里的人都是被我們拒掉的。”
加州理工學院
“不爽身邊的那些社交狂人?整日對著高中里的帥哥美女而無所適從?凌晨三點的時候不是四仰八叉地躺著,而是孜孜不倦地倒騰著物理實驗,這樣的人生你是不是覺得更有意義呢?那就來加州理工吧!”
杜克大學
“我們的運動隊可是把常青藤聯盟都打趴下了!申請吧,別被我們的強奸丑聞嚇壞了。”
芝加哥大學
“我們哥德式的校園酷斃了。只要你是個怪人,能寫出怪文章,那就非你莫屬,因為我們的申請要求就是怪誕的作文!”
2 精美宣傳:活潑古典總有你喜歡的
高校宣傳片是高校招生的有效手段之一,歐美名校近年來都很重視宣傳片的拍攝,招生宣傳片的精彩程度堪比微型電影。
美國耶魯大學的招生宣傳短片“我為什么選擇耶魯”(That'sWhyIChoseYale)廣受好評,被譽為新時代招生宣傳片的典范。
這部由耶魯在校學生和招生處聯手拍的一個短片,首次以音樂劇的形式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片中全部演員都是耶魯在校生或者工作人員,他們用勁歌熱舞展現耶魯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該片在一周內點擊率就超過20萬。
而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宣傳片中,僅一個細節就可以打動學生的心:早晨,一名學生來到盥洗盆前洗漱,盥洗盆和鏡子看上去都不新了,水龍頭關不緊,會滴水,這時,旁白和字幕陳述:法蘭克林·羅斯福曾經也用過這個盥洗盆,你想用誰的呢?
相比之下,歷史更悠久的英國劍橋大學,把宣傳片拍得更加詩意,仿如一部唯美的電影。其語言學院的宣傳片以兩對學生情侶為主線,主角們時而獨自吟誦求索,時而一起探討;畫面時而是圖書館中的安靜,時而是舞會上的華麗。安靜、柔軟、浪漫的氣氛貫穿全片,厚重的歷史也在主角活動的各個場景中得以體現。
3 傳統招數:知名校友幫忙
利用校友進行招生宣傳,既有現身說法的說服力,又不失溫情,時至今日,在招生工作的開展中,本校學生和校友志愿者是名副其實的生力軍。
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在校學生可主動申請成為“學生使者”,利用假期回到高中母校,與學弟學妹們暢談自己在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回答他們提出的關于學校和錄取過程的問題,鼓勵他們申請密歇根大學;并招待有申請意向的高中生,讓他們參與到自己在校的學習、討論、社團活動中來,切身體會什么是真正的密歇根大學。
密歇根大學還擁有一個超過40萬成員的校友網絡,由于他們遍及世界各地,在對學校的宣傳上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每年的9月、10月,在學生未提交申請之前,校友志愿者將走進所負責的高中,成為有意向報考密大學生的顧問。他們不僅要詳盡解答學生和家長的問題,還要鼓勵更多學生申請密歇根大學。
4 社交網站:面向潛在學生
鑒于社交網站在年輕人當中的受歡迎程度,許多美國高校已經意識到,通過社交網站塑造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將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學生申請。根據美國數據調查公司卡普蘭的調查:2010年,美國94%的高等院校首選高校推介會作為主要的招生途徑;而到了2011年,82%的美國一流院校都在“面譜”上設立了學校主頁,其中77%的院校主頁內容是面向潛在學生的。
數據還顯示,招生官員在招生過程中,對三大社交媒體“面譜”、“推特”、Youtube的利用率分別達到82%、56%和56%。招生官員通過接受申請者來自“面譜”和微軟“我的空間”的好友邀請,從而建立關系網絡。招生官員會瀏覽申請人的“面譜”主頁,了解學生的個性、愛好等,利用申請者在社交網站上的信息作為考核其是否具有入學資格的條件之一。
調查顯示,70%的高校把瀏覽申請人在“面譜”上的簡介作為招生過程中的一種媒介或首選。
(原標題:歐美名校狠招搶生源 廣告雷人+宣傳精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