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法國高中生畢業會考哲學科考試具體評估學生的「思考能力」 2013年06月28日 12時訊
馬拉松式的法國高中生畢業會考(baccalaureat,簡稱bac)本年度于6月17日正式展開,為期五天,第一天依照傳統以哲學科考試揭開序幕。今年共計有66萬4,709名考生,其中51%參與普通類考試、28%為專業類考試、21%技術類考試。共計有4,787個考場、17萬閱卷與工作人員。
繼承18世紀耶穌會創辦之中學引以為傲的傳統,法國哲學教育傳達出某些特點:1.訓練「思緒清晰的公民」;此教學基礎是為避免百科全書式的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博而不精」或「精而不博」的潛在危機;2.發展縝密思考與表達判斷之自由教育。
哲學教育在法國并不僅存在于大學。從拿破侖第一帝國開始,哲學即為中學教育的必修課程,納入最后一年的高中課程。現今高三授課時數依分組而有所不同,分別為普通科:文學組每週8小時哲學課程、社會科學組4小時、自然科學組3小時;技職科每週2小時,學生均須通過畢業會考之哲學科考試。
目前法國社會對哲學考科于整體文憑之重要性與必要性等雖有爭議,但人們仍普遍認為哲學為培養思考能力的重要學科,并期透過反覆思辨之學習過程,以提升公民的集體素質。今年的高中生畢業會考哲學科不同類組的考題分別如下:(考試時間4小時,題目三選一)
文組考題:- 言語是否只是工具? "Le langage n'est-il qu'un outil ?"- 科學是否僅侷限于驗證事實? "La science se limite-t-elle a constater les faits ?"- 試解釋笛卡爾著作"致伊莉莎白信"(Lettre a Elisabeth)的節選段落。 Le texte a expliquer est un extrait de "Lettre a Elisabeth" de Descartes.
經濟與社會組考題:- 我們對國家有什幺責任? " Que devons-nous a l'Etat ? "- 在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如何解讀或詮釋事物? "Interprete-t-on a defaut de connaitre ?"- 試解釋安瑟倫(Saint-Anselme)著作"協和書" (De la concorde)的節選段 落。 Le texte a expliquer est un extrait de "De la concorde", de Saint-Anselme.
自然科學組考題:- 我們是否能以道德行事而不受政治影響? "Peut-on agir moralement sans s'interesser a la politique ?"- 工作是否能讓人建立明確的自我意識? "Le travail permet-il de prendre conscience de soi ?"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法國高中生畢業會考哲學科考試具體評估學生的「思考能力」 - 試解釋柏格森著作"思想與動力"(La pensee et le mouvant)的節選段落。 Le texte a expliquer est un extrait de "La pensee et le mouvant", de Bergson.資料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法國高中生畢業會考哲學科考試具體評估學生的「思考能力」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