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stead說,這些學校中普遍流行向下看齊的文化,使英格蘭數以千計的有潛能的尖子學生未能在中學會考GCSE中獲得最好成績。
大約65000名學生,也就是三分之二的學生,他們雖然在小學數學和英語程度考試中取得五級好成績,但在中學會考時,這兩門科目卻沒有取得A*或A的成績。
質疑
不過,不少中學校長對Ofstead這一統計的依據提出質疑。
中學負責人聯合會秘書長布賴恩·賴特曼說:在小學達到五級水平的學生范圍很廣,并不只有那些最聰明的學生能達標。政府也說,那些五級達標的學生預期中學會考水平是B。
我們當然希望那些聰明的孩子成績更好,但是如果Ofstead說他們拿不到A*或A,就是沒有充分發揮學習潛力,對這些學生和他們的老師都是不公平的。
根據由Ofstead撰寫的報告《最有潛力學生:在不設入學考試學校中的表現是否達到應有的標準?》,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習優秀生到中學會考階段時,數學和英文兩個科目都達不到B的水平。
Ofstead定義的學習優秀生,是指那些在小學最后一年的能力考試中英文和數學都獲得五級水平的學生。
忽視
Oftead在撰寫這份報告時,共走訪了41所學校并研究學生成績,另外還觀摩了2000堂課。報告發現,在一些不設入學考試的中學內,教職員完全不知道哪些學生是最具學習能力的學生。
在對其中四成學校的走訪過程中發現,最有能力的學生并沒有取得應該的成績,很多學生也已經習慣了成績差,他們的老師和家長對這樣的成績也欣然接受。
報告說,很多學校沒有為最有學習天賦學生設定進度表。
報告還批評將不同程度學生混合上課的做法,說他們觀察到的是對學生缺乏區別對待,教學針對中不溜程度,沒有開發尖子生的能力。
報告還說,中學頭三年對尖子生的教學不夠有針對性。
因材施教
Ofstead總督察長邁克·威爾肖爵士(Sir Michael Wilshaw)建議,中學的領導層考慮從一開始就按學生能力分班上課,學校向家長就孩子的成績和目標提寫年度報告。
威爾肖爵士說,學校應該創造學習風氣,讓學生特別是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培養出信心。
他同時還批評學校成績排名,給老師設定了錯誤的出發點,以讓最多學生在中學會考中獲得C以上的成績為目標,而沒有考慮有天賦的學生是不是充分發揮了潛能。
而全國校長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d Teachers)秘書長羅素·霍比也表示,相當長一段時間,學校都被政府的評估指南推到向中等看齊,讓盡可能多的學生達標,卻是以尖子生和落后生的學習為代價。
英國教育部發言人說,中學必須確保所有的學生,包括聰明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
這正是收緊中學會考和大學預科教學大綱的原因。
編譯:郁蘭 責編:李莉
感謝您閱讀《"普通中學未能對尖子生因材施教"》,文章來源于BBC,由出國留學網收集、整理、轉載。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