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法國國際大學 國際大學 所在位置:日本,南魚沼市學校設置類型:創建時間:1982年學歷:研究生學校性質:學生人數:289人院校地址:8684
2013年05月04日 01時訊法國內政部長Manuel Valls與高教部長Genevieve Fioraso于日前訪視巴黎國際大學城時宣布多項外國留學生居留新政策,希望改善外國學生接待情形。法國于全球留學生人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已由2010年全球第三退至第五名。目前法國有26萬名外國留學生(較2001年時增加了50%),與德國不相上下(26萬4千人)。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美國(68萬5千人)、英國(40萬人)與搶走法國第三名位置的澳洲(27萬1千人)。吸引更多外國留學生成為法國的當務之急。
政府特別提出三項放寬居留限制的作法:一、全面給予外國學生(而非由各地警察局憑個案決定)包含學程全部年限的居留證,并可在取得文憑后延長一年,讓學生得以在法國獲得首次就業的經驗。二、外籍博士班學生將可獲得長期居留,免除每年更新的繁複程序,安穩進行研究工作。三、在大多數校園內設置集合警察局代表、社福機構代表、乃至銀行代表的單一柜檯,讓留學生能一次解決各種實用問題。
高教部長表示:「為了競爭力與經濟成長,我們必須更加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研究者、博士班學生或博士后研究人員,特別是來自巴西、印度、中國、俄羅斯、韓國...等新興國家的學生。舉例而言,法國現在只有3千名印度留學生...」吸引高資格人才對法國「智慧」相當關鍵。法國目前有六百二十四萬「極高學歷」(博士或同等學歷)人口,其中近24%在國外出生或為以學生移民而來的外國人。三分之一的留學生在學業結束之后會留在法國。目前,亞洲(中、日、韓)提供了全球最多的留學人口,吸引這些人才的競爭則相當激烈。 法國雖然學費低廉(2012學年度學士班注冊費181歐元、碩士300歐元),但這卻不必然是吸引留學生的利器。因為留學生人數排名超前的國家都實施向外國學生收取高學費的方式。這些高額學費收入成為國家高等教育與學校的重要財務來源。事實上,歐盟法律規定大學對成員國國家學生不得有差別待遇。但讓來自其他國家學生支付較高學費的作法則已浮出檯面。荷蘭已經實行,西班牙也在考慮中。在法國,這項議題仍是禁忌,卻已出現在許多大學校長的腦海中。就數據而言,這項作法似乎值得考慮:針對每名學生,法國政府每年需投注10,180歐元的經費,總人數金額加起來高達28億歐元,還得加上其他社會福利費用,導致大學可用經費有限。除了大學自行開設的學程文憑外,國家文憑學程的注冊費一概由政府統一規定。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為吸引外國學生,法國將放寬居留限制不過,2008年一項法令允許學校收取其他選擇性服務(如法語課、輔導服務)的費用。許多大學便將此運用在非歐盟國學生上。舉例而言,巴黎多芬大學(Universite Paris-Dauphine)準備向該校行政委員會提案,針對某些學程中非以合作或交換學生方式注冊的個別留學生收取三倍的費用(每年8千到1萬2千歐元不等)。該校副校長,同時也是國際關係負責人Arand Raynouard表示:「對于因才能而獲選入學的學生,這項政策將同時包含獎學金與減免方案。」以巴黎第一大學為例,若仿效多芬大學作法向該校1萬3千名以個別名義注冊之外國學生收取較高費用,每年將可有一億三千萬歐元的收入,但該校副校長Nadia Jacoby則反駁:「這不是本校政策,也不符合法國制度」。
另一方面,高等學院會議則早已選擇了陣營。該會主席Pierre Tapie表示:「透過讓外國學生多付學費,我們將可每年多收五十萬名學生,推行更具野心的政策,取得發展的自主財源,并提供一套更普遍的獎學金系統。」但高教部長Fioraso則反對:「我們不可能討論提高學費的問題。政府希望的是與合作國家保持均衡、互惠的政策,特別是歐洲的法語區國家。」
瑞典的例子也值得反思。自2011年8月起,瑞典開始實行「全額收費」(full cost)政策,也就是每年1萬1千到2萬5千歐元學費,使非歐盟學生卻步。自2011年起,該國非歐盟留學生人數銳減52%,2012年也持續減少。古藤堡大學(Univesite de Gothenburg)副校長Pam Fredman表示:「因預期學費增加所帶來的收入,所以政府減少了對大學的預算,這使我們的經費大幅減少。就連汽車廠商Volvo也受害,因為他們需要的是由瑞典培育,再派到國外任職的人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