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日本震災后 遷校至高臺計畫各界意見紛歧 2013年04月08日 02時訊
預估發生南海海溝大地震時可能會產生海嘯侵襲的大分縣臼杵市所提出的海邊國小遷校至高臺計劃,因家長及地區居民的反對而撤回。東日本大地震的受災地及直接面臨海嘯侵襲的地區,遷校議論才剛開始,卻尚無學校能真正實現。
市立臼杵國小位于標高兩公尺之鋸齒狀海岸河口。根據2012年內閣府發表的南海海溝海嘯預測中,臼杵市在地震發生約50分后,會發生最大7公尺海嘯。大分縣獨自更精密計算中,海岸河口最大也將有5.75公尺的海嘯。
在市府正視海嘯對策之中,受到矚目的是臼杵國小的高臺遷校案。由于校舍需耐震補強,而距離1.3公里遠的高臺上的國小也因老舊而面臨改建的命運。若將臼杵國小合併至此,海嘯來襲時便能保障學童的安全。
臼杵市于2012年10月的學校家長會上說明了此計劃,也和居民及家長對話5次。根據市府的計算,兒童在校內的時間,一年中約占兩成。對于市府的說明,多數的家長覺得,應提出在上下學中如何避免學童獨自一人面臨海嘯風險之對策等,認為遷校計劃并不完善。該校家長會會長?崎洋一表示:「市府只是規避學童在校時發生海嘯時的行政責任」。有的家長表示:「通學時間拉長,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將隨之提高」。家長會于一月時向市府表示,九成以上的家長持反對意見。地區居民所組成的區長會也表示「如果沒有學校會加速鄉鎮衰退」。因此,希望市府撤回這個計畫。
該校周邊的5個地區并沒有自主防災組織,卻藉此議論做為契機,確認市府、家長會及區長會共同努力防災的決心。?崎家長會長說:「重要的是大家要同心協力一起努力」。
相對地,根據文部科學省(教育科學部)指出,東日本大震災災區的巖手、宮城、福島3縣提出了約50件學校遷校計畫。宮城縣名取市的?上國小已確定遷校至高臺地區,預計最快明年度可實現。
兵庫縣淡路市的5所國內統合計畫中,家長會提出將校舍建于高臺的申請書。雖然市府并未改變于港口附近、標高8公尺的土地建立校舍的計畫,卻也表示如果該防災計畫有所修正,而對新校舍產生巨大影響時,即會重新檢討。
高知縣中土佐町決定將托兒所遷移至高臺地區。土佐清水市有三間托兒所也將統合移至高臺,則是由家長參與之檢討委員會決定。縣府為鼓勵托兒所或幼稚園遷移至高臺地區,採補助遷校地點之土地測量費等措施。
【臺灣教育部 - 新聞資訊】日本震災后 遷校至高臺計畫各界意見紛歧儘管如此,要取得遷移的認同并非易事。靜岡縣下田市政廳于2012年4月決定遷移至離市區標高50公尺的高地,但工商團體認為會導致市區的沒落而反對,導致該市新廳舍的完工因此延宕一年。
感謝您閱讀本文,本文轉載自臺灣教育部官網.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